楊慧君

發布時間 : 2020-06-18 點擊量:


楊慧君,女,湖南衡山人,19828月出生,現為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教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導師。

教育背景

2009.09-2012.06 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研究所,攻讀并獲得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學位;

2006.09-2009.06 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研究所,攻讀并獲得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學位;

2002.09-2006.07 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攻讀并獲得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士學位。

工作經曆

2012.07-至今 太阳成集团tyc234cc

2015.03-2016.03外派秘魯阿雷基帕聖瑪利亞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

擔任主要課程

碩士生課程:“漢外語言對比與偏誤分析”、“國外漢語課堂教學案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國外中小學教育”。

本科生課程:對外漢語教材與資源、漢語與文化、方言與地域文化、邏輯學、語言學概論、普通話發音與糾音。

現研究方向

漢語方言學、語言資源保護、漢語國際教育。

研究成果

(一)科研項目

2018主持國家語委項目“語言方言文化調查項目二管理”;

2017主持國家語委項目“語言方言文化調查項目三管理”、“語言文化調查·湖南江永”;

2016主持國家語委項目“語言方言文化調查項目二管理”;

2015年主持國家語委項目“語言文化調查·湖南衡山”;

2012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方言文化典藏”子項目“湖南衡山方言文化典藏”;

2019年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深圳大鵬半島瀕危方言研究”;

2016參與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城鎮化進程中農村方言文化的困境與出路研究”;

2012年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漢語二語學習的認知過程與高效率教學模式研究”;

2012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漢語方言聲調演變類型研究”

2007參與教育部“十五”規劃項目、北京語言大學“十五”規劃項目“漢語方言地圖集”。

(二)學術成果

《中國語言文化典藏·衡山》(獨著,商務印書館2017年);

《新媒體在語言文化傳承中的應用》(《語言文字應用》,2017年第2期);

《高校語保志願者服務現狀調查》,(《語言資源》,商務印書館,20198月);

《衡山方言文化資源保存現狀、 問題及對策》,(《語言資源》,商務印書館,20188月);

《建立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館的設想》(《客家文博》,2017年第8期);

《安徽石台南源話音系》(《中國語學研究·開篇》第三十輯,日本好文出版,20119月);

《衡山前山方言中古入聲的演變》(《武陵學刊》,2011年第6期);

《安徽石台伍村方言古並奉定母的讀音》(《南方語言學》第四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6月);

參與編寫《中國方言文化典藏調查手冊》(曹志耘主編 商務印書館 2015);

與編寫《漢語方言地圖集》(曹志耘主編商務印書館 2008

擔任《中國語言文化典藏》系列叢書(20本)編委(商務印書館,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