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簡況
貝先明,男,湖南浏陽人,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語言習得、語言教育、實驗語言學、漢語方言學。
二、學習經曆
2002-2005年,湖南師範大學,攻讀并獲得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學位
2005-2008年,南開大學,攻讀并獲得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學位
2018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國家公派訪問學者
三、工作經曆
2008-2012,廣東财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中文系,教師
2012-2015,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博士後
2015-2017,廣東财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中文系,教師
2017至今,太阳成集团tyc234cc漢語國際教育系,教師
四、擔任課程
研究生課程:漢語語言要素教學、實驗語音學、統計學、語文測量與評價
本科生課程: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語言與文化、中國語言文字
五、主持項目
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湘南土話語音類型及接觸機制研究”
2.國家語委科研項目“廣東漢語方言調查專家工作五”(2019)
3.國家語委科研項目“廣東漢語方言調查專家工作五”(2018)
4.國家語委科研項目“廣東漢語方言調查專家工作五”(2017)
5.國家語委科研項目“廣東漢語方言調查•佛岡”
6.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實驗音系學理論與湘語語音研究”
7.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基于聲學實驗的穗、港、澳三地普通話語音習得研究”
8.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中國各大方言區英語學習者語音庫收集和研究-廣州”
9.廣東财經大學校級科研項目“基于聲學實驗與社會語言學視角的廣州話語音研究”
10.廣東财經大學校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語言應用技能訓練教學團隊”
六、出版著作
1.莊初升、貝先明、徐國莉主編 《中國語言資源集•廣東》(語音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
2.貝先明著 《穗、港、澳三地普通話語音習得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
3.貝先明、向檸編著 《實驗語音學的基本原理與praat軟件操作》,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對計算機語音軟件praat進行了漢化和功能修改,讓之更加簡單實用,特别适合用于漢語教學與研究、二語習得的教學與研究,軟件下載和操作詳情可見公衆号“實驗語音學與praat軟件”。
4.徐望駕、司馬曉雯、貝先明等主編 《應用文寫作教程》,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
七、發表論文
[1]貝先明 2023 湘語雙峰話語音的鼻化度考察,《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第1期。
[2]Huali Zhou, Xianming Bei, Huanshi Xu, Yingfeng Sun, Zhixin Lin, Nengheng Zheng, Qinglin Meng. Effects of hearing loss and amplification on Mandarin consonant perception, The 24th INTERSPEECH Conference, Dublin, Ireland, 2023.
[3]貝先明 2023 把音系分析建立在語音學基礎上,《南開語言學刊》第2期。
[4]貝先明 2021《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6個條目(元音、高元音、低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聲學語音學),共計約6150字,網絡版可在https://www.zgbk.com/查詢。
[5]貝先明 2021 幾種基頻歸一方法的比較,《實驗語言學》第2期。
[6]鄧宏麗、貝先明、羅榮昌、陳梅 2020 不同方言區普通話卷舌元音實驗研究,《實驗語言學》第2期。
[7]胡萍、貝先明 2019 論語言接觸對湘西南苗瑤平話的影響——以苗瑤平話的多平調現象為例,《北鬥語言學刊》。
[8]周忠昊、貝先明 2019 潮州大學生普通話聲調習得的實驗研究,《實驗語言學》第1期。
[9]貝先明 2017 湘語濁塞音的聲學特征,《語言研究》第3期。
[10]貝先明 2016 穗、港、澳三地粵語單字調的聲學比較分析,《南開語言學刊》第1期。
[11]貝先明 2016 湘語聲調系統的類型,《武陵學刊》第3期。
[12]貝先明、向檸 2016 穗、港、澳三地普通話陰平、去聲的習得研究,《實驗語言學》第1期。
[13]貝先明 2015 方言接觸中的聲調表現,《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第1期。
[14]貝先明、向檸 2015 穗、港、澳三地普通話陽平、上聲的習得研究,《實驗語言學》第2期。
[15]向檸、貝先明 2014 百年來穗、港、澳三地粵語語音的演變,《實驗語言學》第1期。
[16]貝先明 2013 湘語元音系統的類型及曆史成因,《語言研究集刊》第10輯。
[17]時秀娟、貝先明 2013 長沙話響音的鼻化度考察,《中國語音學報》第4輯。
[18]向檸、貝先明 2013 穗、港、澳三地粵語單元音的聲學比較分析,《武陵學刊》第3期。
[19]嚴修鴻、貝先明 2013 粵東客家話軟腭音龈腭化的音變起點——廣東電白與印尼西爪哇客家話相關音變的啟發,《北方語言論叢》,黃河出版傳媒集團陽光出版社。
[20]貝先明 2012 普通話的聲調格局和元音格局,《武陵學刊》第4期。
[21]向檸、貝先明 2012 語言學實驗教學的經驗與啟示,《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中國财政經濟出版社。
[22]貝先明、石鋒 2011方言接觸中的元音表現,《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第2期。
[23]貝先明 2011 廣州話陳述句語調的起伏度,《武陵學刊》第3期。
[24]貝先明 2011 蘇州話陰陽調類的分組統計差異,《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期。
[25]貝先明 2011 當代廣州話單字調的聲學實驗分析,《雙語雙方言》,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26]胡萍、貝先明 2011 廣西龍勝苗族“人話”的[tɬ]組聲母,《方言》第4期。
[27]王萍、貝先明、石鋒 2010 元音的三維空間,《當代語言學》第3期。
[28]向檸、貝先明 2010 湖南武岡方言被動句研究,《甯夏大學學報》第2期。
[29]貝先明 2009 長沙話、南昌話、浏陽話元音格局的比較,《湘語研究》第1輯。
[30]貝先明、向檸 2009 浏陽方言的介詞,《湖南方言的介詞》,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31]向檸、貝先明 2009 湖南武岡方言的被動标記研究,《邵陽學院學報》第2期。
[32]貝先明、石鋒 2008 方言的接觸影響在元音格局中的表現——以長沙、萍鄉、浏陽方言為例,《南開語言學刊》第1期。
[33]貝先明、石鋒 2008 蘇州話單字調音高的統計分析,《中國語言學報》第13輯。
[34]貝先明、向檸 2007 浏陽話副詞“淨”的研究,《湖南方言的副詞》,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35]向檸、貝先明 2007 武岡方言否定副詞研究,《湖南方言的副詞》,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八、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白雲大道北2号太阳成集团tyc234cc
郵政編碼:510420
電子郵箱:xianmingbe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