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正文 學術交流

韓少功:漢字不需要拉丁化拼音化

發布時間 : 2017-04-13 點擊量:

 

49日上午,著名作家韓少功圖書館報告廳座無虛席。著名作家韓少功和到場的師生、媒體記者一起分享了自己對漢字命運的思考。通過将漢字與其他語言進行比較,他分析了文言時代以來漢字的特點形成及其變化,幽默而睿智地帶領大家探尋中文的現代命運:漢字不需要拉丁化、拼音化,不妨礙其在國際間與其他語言的相互學習和相互影響。

http://news.gdufs.edu.cn/UploadFiles/zwz/2017/4/201704101435216493.jpg

韓少功作講座

韓少功回顧了中國漢語言文字近百年來的曆史,分析了黑格爾等人對漢語的一些外來評價,諸如“沒有前途”、“不被看好的文字符号”、“漢字無法表達現代思想”等,讨論語言文字改革會将“拼音化”“拉丁化”作為漢字改革定向的合理性。他認為,漢字經過千年傳承的滄桑曆練,是一種不斷繁榮發展的文字。

韓少功用豐富又有趣的例子分析漢字的四大特點:第一是用字減省、漢字輸入速度快、容易理解、覆蓋廣泛。他指出,使用拉丁文字的歐洲國家語音大同小異,卻形成多種語種,與中國内部信息長期穩定相比,歐盟内部翻譯文件出錯失誤的概率大大增加;中華文明的千年傳承源于文字的穩定,自秦始皇統一文字以來,文字傳承了中華文化,成為維系中華統一的紐帶,不像其他語種,例如我們很難研究讀懂莎士比亞時期的英文。

漢語從文言文發展至今,随着時代的變遷,因為外來語和民間語的沖擊,提出白話文改革乃大勢所趨,經過吸收外來詞和字體簡化,從而形成了今天的白話文。我們要格外重視外來語的弊端,對外來語不加分析、完全搬用是明顯不可行的。韓少功更是談及自己的個人體會,應規範标準“3D”“3G”等傳遞信息有歧義、引起誤解的詞,要斟酌年輕一代的日常用語。

講座最後,韓少功就簡化字改革、外來語弊端等方面和同學們進行交流互動。他就師生的提問做出精彩的回答,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繼續探尋中文的現代命運。

http://news.gdufs.edu.cn/UploadFiles/zwz/2017/4/201704101436146899.jpg

講座現場

本次講座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圖書館主辦,講座吸引了羊城晚報社、南方都市報、南方日報等媒體記者到場。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書記李和民向韓少功頒發我校創意寫作中心導師聘書,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陳彥輝主持講座。韓少功向圖書館、創意寫作中心贈送親筆簽名作品并與創意寫作專業學生合影。暨南大學張海沙教授也參加了本次講座。

 

 

:韓少功簡介:

韓少功:男,19531月出生于湖南。1968年赴湖南省汨羅縣插隊務農,1978年就讀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天涯》雜志社社長(1995)、海南省作協主席(1996)、海南省文聯主席(2000)等職。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西望茅草地》、《歸去來》,中篇小說《爸爸爸》《報告政府》,長篇小說《馬橋詞典》《日夜書》等,長篇散文《山南水北》等。另有譯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惶然錄》等。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01981),魯迅文學獎(2007)、華語傳媒文學大獎(2007),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2010),法國文藝騎士獎章(2002)等。作品有三十多種外文譯本在境外出版。

創意寫作中心簡介: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創意寫作中心是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創意寫作”專業研究與實踐教學機構。中心追索文學創作,關注文化産業;引進名家講學,開展專業研究;共建寫作基地,轉化創意成果;探索教育規律,緻力人才培養。作家畢飛宇擔任中心名譽主任。勒.克萊齊奧(法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王蒙、薛憶沩(加拿大)、蕭蕭(台灣)、陳曉明、李敬澤、蔣述卓、朱大可、謝有順、章以武、秀實(香港)、王小妮、徐敬亞、海男、魏微、鮑十、艾雲、康丁、阿菩等多位著名作家、學者受聘擔任中心導師。韓少功為中心聘請的第53位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