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況
彭瓊,女,1989年生于江西萍鄉,研究興趣為句法理論、漢語時體及動詞結構研究、漢語方言語法比較研究等。
二、教育背景
Ø 2012.9-2017.6 |
武漢大學 文學院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博士 |
Ø 2014.9-2015.8 |
Centre for Linguistics, Leiden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
聯合培養 |
Ø 2010.9-2012.6 |
武漢大學 文學院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碩士 |
Ø 2008.3-2010.6 |
華中師範大學 外國語學院 英語語言文學 |
學士(雙學位) |
Ø 2006.9-2010.6 |
武漢大學 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學士 |
三、論文及會議
Peng, Qiong. The Syntax of Inner Apsect: the Telicity Marker KA in Pingxiang Chinese, IACL-27, 2019.
彭瓊. 從内層體的角度論把字句的句法限制和句法結構. IWSC, 2019.
赫琳, 彭瓊. “熱詞”折射的大衆關注和訴求. 中國教育報(理論版), 2015.
彭瓊. 否定轄域的内在生成機制探讨. 漢語學習, 2014,4:73-79. (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He, Lin and Peng, Qiong. Topic and Its Negation in Chinese Sentences, IALP, 20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