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發布時間 : 2014-03-12 點擊量:

 

 

陳勇,男,湖南常德人,博士,副教授

廣東省語言學會會員,廣東省“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廣東省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項目培養對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漢語國際教育教研室主任,廣外校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漢語二語學習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漢語語法、對外漢語教學。

學習經曆:

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博士後。

2011年畢業于暨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2008年畢業于陝西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2004年畢業于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訪問學者。

工作經曆:

2011年7月至今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對外漢語系

擔任課程:

本科生課程:《對外漢語教學通論》、《漢語詞彙學》、《普通話培訓與測試》、《漢語修辭學》、《現代漢語》、《中國語言文字》。

研究生課程:《第二語言習得研究》

學術成果:

[課題]

1.主持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基于語境的對外漢字高效率教學與評測研究》。

2.主持2012年度廣東高校優秀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漢語數量範疇研究》。

3.主持2011年度太阳成集团tyc234cc青年項目《漢語數詞範疇動态研究》。

4.參與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漢語二語學習的認知過程與高效率教學模式研究》。

5.參與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基于語料庫與ANTCON3.2.4W技術的漢語抽象名詞搭配研究》。(排名第三)

6.參與201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基于可比語料庫的核心區華語虛詞比較研究》。(排名第四)

7.參與2016年度太阳成集团tyc234cc科研創新團隊項目“漢語方言資源的基礎研究及開發應用”。

[發表論文]

1.“幾A幾B”框式結構研究[J].《對外漢語研究》(錄用,待刊)。(CSSCI集刊)

2.漢語“一般”的詞彙化與語法化曆程考探[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錄用,待刊)。(北大核心期刊)

3.基于“學伴用随”原則的對外漢字教學模式初探[J].《語言文字應用》,2016第3期。(CSSCI)

4.框式結構“A不像A,B不像B”[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第5期。(CSSCI)

5.漢語數量範疇“去範疇化”現象研究[J].《勵耘語言學刊》,2016第2輯。(CSSCI集刊)

6.論漢語雙數量的“相等或不等”關系,《語文研究》,2016第2期。(CSSCI)

7.“拼打”識字偏誤分析及教學策略——基于智能電子産品的零起點漢字教學,《漢語學習》,2016第1期。(CSSCI)

8.漢語量詞範疇“去範疇化”現象考探,《漢語學習》,2015第1期。(CSSCI)

9.論漢語雙數量的配置關系[J].《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年第6期。

10.論漢語雙數量的“整體與部分”關系[J].《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6期。

11.說“的”的指稱問題,《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12.試論漢語的“數量範圍”,《甯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3年第1期。

13.“一塊”的詞彙化與語法化考察,《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14.近十年來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研究綜述,《國際漢語學報》,2013年第四卷第1輯。又載《中國教育改革論叢》(2013,12)。

15.“V不定”構式探析,《語言與翻譯》,2012年第3期。(北大核心期刊)

16.“一定”的虛化及兩種語義的分化,《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學科版),2011年第5期。

17.數詞非範疇化現象考察,《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CSSCI)

18.從程度副詞“半”的産生看重新分析這一機制,《語言與翻譯》,2011年第1期。又載《漢語語法研究的新拓展(五)》(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北大核心期刊)

19.“X一點+Y一點”的語義類型及語用功能,《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學科),2011年第2期。

20.“好心”“好意”是什麼詞?,《語文建設》,2010年第5期。(北大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