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01.專業介紹
廣外對外漢語專業設立于2005年,2013年更名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為了适應國家新時代師範教育高質量發展和廣東省基礎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本專業從2020年開始招收師範方向學生。本專業定位于具有外語院校特色的漢語國際教育師範專業,利用豐富的語言優勢和國(境)外教學合作與交流資源,通過海内外教學實踐平台,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教學能力,能從事國内外漢語和語文教學的高素質人才。本專業2020年獲批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2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軟科”2021年大學專業排名A檔,國内第34名,省内第3名。
02.師資隊伍
本專業隸屬太阳成集团tyc234cc對外漢語系。對外漢語系現有專任教師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講師4人,均有博士學位和學曆,80%有境外學習或教學經曆。本系教師主要承擔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外國翻譯碩士培養”點的教學工作。主要依托本系師資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為廣東省重點建設學科(2021-2025)。教師隊伍中,擁有全國優秀模範教師、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标兵,多名教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養對象。
已組建“漢語國際教育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及“漢語方言資源的基礎研究及開發應用創新團隊”。中心成員近年已取得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項、一般項目1項、後期資助項目2項,名詞委“十三五”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後期資助項目1項。創新團隊成員近年共取得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一般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30餘項。中心和創新團隊的成員近年累計出版教材和專著10餘部,論文40餘篇。在語言文化保護傳承、漢語國際傳播等方面,本系在省内乃至全國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教師全家福
03. 科研成果
自2016年起,本專業教師共承擔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1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後期項目11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項,以及省部級項目30餘項;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産》《哲學研究》《方言》《語言文字應用》等國内外核心期刊發表文章60餘篇;在商務印書館、人民出版社、中華書局等著名出版社出版專著26部;獲得廣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出版教材多部,承擔省級教改項目、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多項。
04.人才培養
本專業自2005年設立專業開始,就對專業的建設方向進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和創新,完成從傳統型“中文”一元模式向新型、立體、多維的“中文+”專業模式的轉化。立足漢語本體,夯實學生的中國語言文化素養,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廣外豐富的語言優勢和國(境)外教學合作與交流資源,通過打造優質的海内外實踐育人平台,提高中文人才的外語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中國文化傳播能力和實踐能力。與廣外校訓“學貫中西、明德尚行”高度契合。主要舉措有“中文+多語種+實踐”課程體系改革、海外實習實踐全方位保障體系的建立、優質海内外實踐育人平台的建設、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國際化師資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等。
本專業共開設10門英語課,占總學分16.3%,另外還開設2門第二外語(日語和西班牙語)、7門海外行前培訓外語(韓語、印尼語、泰語、意大利語、波蘭語、法語和俄語)以及2門雙語課程,是廣東省開設外語類課程最多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通過率分别達到100%和93%,20%以上的學生考取英語專業八級考試、日本語能力測試、韓國語能力考試、西班牙語水平考試等外語資格證書。2018級胡育嘉同學獲得廣東省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暨“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一等獎。
本專業課程體系包括中文大類、專業必修、教師教育、人文社會與科學素養、專業實踐五大模塊。核心課程主要有教育學原理、教育研究方法、現代教育技術、師德養成與班級管理、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與微格訓練、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漢語國際教育概論、國際漢語教學設計、國際漢語教材與資源、漢語傳播與世界漢語教學史、漢語語言要素教學與實踐、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與教學、中國文化、外國文化、跨文化交際、中華文化對外傳播、普通話與教師口語、中華才藝實訓、三筆字、語言學概論、社會語言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
本專業學生近三年共獲得15項省部級以上獎勵。2016級黃思欣同學參加的項目獲得2019年第十五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小鹿萌媽”項目先後獲第六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金獎、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金獎。本專業建有國家語委“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挂牌的語保志願者工作站,積極組織校内外學生開展各種線上和線下語言保護活動。2020年3月,工作站志願者2016級漢教專業邵美影同學榮獲教育部“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獎”先進個人稱号,全國唯一在校本科生獲此殊榮。

2016級邵美影獲教育部“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獎”先進個人
05.國際交流
本專業建成33個國内實習實踐基地、17個海外實習實踐基地、31個海外高校或機構交換生項目,另外,大學還依托本專業的師資力量,創建了7所海外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其中“印尼實踐教學基地群”為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海外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獲得省高等教育教改項目立項建設。通過這些海外基地、項目、孔子學院等形式,年均派出學生的比例達40%,2018年出國境學生人數居全校第三。

2017級劉璇在意大利都靈大學交換學習期間學習生活剪影
06.精彩活動
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對外漢語系定期組織具有專業特色的講座、培訓、實踐活動與比賽,為學生提供學習和展示的平台。學生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和發揮。這些活動包括師生讀書會、對外漢語教學案例分析、對外漢語課堂教具制作及使用、HSK和HSKK試題分析與教學實踐、漢字及漢語教學實踐系列活動、漢語兒童繪本寫作與實踐系列活動、中華才藝培訓、語言學沙龍、漢教技能大賽、方言文化創意大賽、語言學田野調查大賽、語保志願者培訓、方言田野調查技術培訓、R語言統計分析入門培訓、計量語言學引論培訓、方言語音标注培訓工作坊,等。

2020級漢教獲紅色文化誦讀大賽一等獎

漢字及漢語教學實踐系列活動剪影
07.就業前景
本專業培養了近千餘名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100%。約50%的學生在企業單位、國家機關供職,或去國内外高校深造;約50%的學生從事教育教學(包括大中小學管理和教學崗位、教育培訓機構、國家漢辦海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等)。近三年,每年有相當數量的學生通過申請、考試、保送等方式到國内外知名學府深造,包括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香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等等。還有部分畢業生被國内外知名企業聘用,如廣東中煙工業有限公司、新華網廣東有限公司等。
畢業生中湧現出一批優秀校友,如2009級戴春晨同學現為南方周末城市研究中心任主任兼首席研究員,報道曾獲國家和省領導人批示,多次獲得新聞類大獎。2005 級趙春曉(筆名趙乾乾)同學創作的《緻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緻我們暖暖的小時光》,被改編和拍為青少年熱追的網劇。2014級肖旭同學畢業後參加孔子學院總部漢語教師志願者項目,獲評孔子學院總部2019年度全球先進個人,這是國家漢辦給予志願者教師的最高榮譽。

2005 級趙春曉(筆名趙乾乾)代表作品
08.學長學姐寄語考生
1.“我住汪洋東,君住浩海西。誰謂交流天塹廣?漢教化橋可架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是傳播中華之音的話筒,是描摹文化之美的畫筆,是勾連中外人心的織網,擁有着全球化視野的學弟學妹們,選擇漢教出發罷!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020級漢教師範 楊苓)
2.親愛的學弟學妹們,剛剛經曆過高考的你們,一定内心複雜吧!既有高考結束的快樂,又對未來感到迷茫。學姐告訴你,堅定心中夢想,大步往前走吧。選擇大學,就是你關鍵的一步。而廣外漢教,融貫中西,帶給你的不止是純粹中文魅力,在這裡你還可以接受國際化的教育,體會到外語與中文的交織快意。若你有個中文夢,大膽pick廣外漢教吧,在這裡,你将成為一個國際化的中文人~(2020級漢教師範 呂玉英)
3.學貫中西通古今,廣外漢教歡迎你。希望大家能夠“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相信每一步的努力與付出都能得到想要的回報。等你來廣外漢教這個充滿樂趣和愛的集體一起快樂成長吧!(2020級漢教師範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