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11日,“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2018-2019學術年會”在廣州大學召開,會議由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主辦,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廣州大學語言服務研究中心、粵港澳大灣區語言服務與文化傳承研究中心共同承辦。
2019年11月8日晚上,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召開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我院嚴修鴻教授當選為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王媛媛副教授當選為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理事。
2019年11月9日上午8點30分到9點10分召開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會員大會,議程包括:邵敬敏會長進行第九屆換屆工作情況彙報;周娟副秘書長做财務報告;甘于恩副會長進行《章程修正案(草案)》的說明;主持人宣布第九屆領導機構選舉成員名單,請會員投票通過;學會第九屆會長華南師範大學的張玉金教授發言;會員自由發言。
2019年11月9日上午9點10分到9點40分進行開幕式。議程包括:主持人介紹主席團成員及各位嘉賓;新會長張玉金教授緻開幕詞;榮譽會長邵敬敏教授緻辭;廣州大學屈哨兵書記緻歡迎詞。
本屆會議共征集到來自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等國家和地區100多位學者的論文摘要,經過會議專家組的嚴格評審,本屆會議共錄用100份論文進行會議小組讨論。此外,本屆大會還邀請到十餘位在廣東省及港澳地區語言研究及相關領域享有盛譽的學者,進行大會報告。
本屆會議特約的大會主題演講嘉賓共有十二位,分别是:暨南大學的邵敬敏教授、華南師範大學的張玉金教授、日本中央大學的石村廣教授、澳門大學的徐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的鄧思穎教授、中山大學的周小兵教授、中山大學的林華勇教授、暨南大學的甘于恩教授、暨南大學的趙春利教授、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嚴修鴻教授、廣州大學的屈哨兵教授、廣州大學的黃曉雪教授。
會議論文發表共分11個小組。研讨話題涉及曆時比較、共時描寫、古代漢語、近代漢語、現代漢語、方言學、語法學、社會語言學、實驗語音學、語言生态、語言翻譯及應用等領域,表現出了宏觀與微觀結合、理論與應用結合、曆時與共時結合的鮮明學術特色。與會學者老中青三代結合,以年輕力量為主。學者們準備充分,觀點碰撞,思想交鋒,讨論非常熱烈。
我院嚴修鴻教授和王媛媛副教授、邱春安副教授參加了本屆學術年會,并分别宣讀了學術論文《閩西多方言接觸地帶“有”字聲韻調的地理層次差異》和《城市化進程中的廣州“城中村”語言使用狀況調查研究——以廣州市獵德村和陳田村為例》、《粵北瀕危土話的家庭語言規劃與代際傳承調查研究——以連州沙坊話為例》。
2019年11月10日下午5點到5點30分進行閉幕式,議程包括:嘉賓緻辭;我院王媛媛副教授代表下一屆學術年會的承辦單位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邀請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會員2021年到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參加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2020-2021學術年會;甘于恩教授緻閉幕詞。


文字 | 王媛媛
圖片 | 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