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至11日,“國際漢學與中國經典翻譯”國際學術研讨會暨國際漢學研究口述史工作坊在我校白雲山校區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海外漢學研究分會、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國際漢學研究中心主辦,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明與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國際漢學》編輯部協辦。來自海内外的五十多所院校、研究機構近百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讨會,本次會議共收到八十六篇高質量的論文,并開展了國際漢學研究口述史工作坊的全英文交流工作。在4天充實的會議議程中,學術碩果累累,與會專家熱烈讨論,達到了高強度、深層次、多元化的交流,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新時代命題交出了出色的學術成果。

11月8日晚上,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海外漢學研究分會常務理事會召開,對學會的發展及接下來進一步推廣“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工作做出了明晰的規劃。
11月9日上午,會議開幕式在白雲山校區圖書館報告廳召開。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刁振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海外漢學研究會會長張西平教授先後緻辭,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李斌教授主持開幕式。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刁振強教授緻辭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海外漢學研究會會長張西平教授緻辭
大會學術報告共有八場,分上下兩個階段,分别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陳彥輝教授和陳多友教授主持。北京外國語大學張西平教授發表了題為“建立一種批評的中國學”的報告,指出當下中國學研究迫切需要建立一種站在中國學術自身立場的批評,堅持學術自覺與文化自覺,實事求是,開放包容。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陳恩維教授發表了題為“世界-中國文化場域中的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的報告,指出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開創的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的實踐,推動了歐美漢學的專業化及其實用主義轉向,影響了近代出版機構的出版内容與傳播策略。山東大學楊華教授發表了題為“顯學之路:國内美國中國學四十年的發展曆程”的報告,指出美國中國學研究走向繁盛,當下應重視全球化時代與文化自信,學術平等交流與深入對話,美國中國學未來的學科建設與發展等問題。青島科技大學李玉良教授發表了題為“西方當代政治哲學與儒學譯介中社群主義的發明”的報告,指出從典籍翻譯史看,中國文化典籍的海外譯介總是與當地文化發展潮流相關,西方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儒學譯介與80年代興起的當代政治哲學研究有一定關系。中山大學梅謙立教授發表了題為“拉丁文《中國哲學家孔子》的翻譯與影響”的報告,指出《中國智慧》(Sapientia Sinica)、《中國政治道德的學問》(Sinarum Scientia Politico-Moralis)與《中國哲學家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的關系以及中國人對翻譯工作的參與,某種程度上可以把廣州作為國際漢學的發源地。北京外國語大學車琳教授發表了題為“法國漢學中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報告,提煉出法國漢學界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幾個主要特點、趨勢和成就,讨論進行中國古代典籍和文學作品外譯研究的學術價值和研究方法。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東亞圖書館陳肅館長發表了“海外中國研究專著的現狀與趨勢:2006-2016”的報告,根據權威研究團隊提供的統計數據,對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間錄入歐美三大英文圖書采購系統的現當代中國文學的英譯和出版情況進行考察,通過數據分析,對十年間現當代中國文學的外譯總體趨勢和具體情況進行梳理,對現當代中國文學從2006年到2016年十年間“走出去”的成效進行總結。北京大學張冰教授發表了題為“俄羅斯漢學範式的形成:19世紀知識精英的中國觀”的報告,從19世紀俄國的東方擴張政策,歐洲中心主義觀,中國中心主義觀,中俄關系、中俄美關系對于未來世界秩序的主宰等方面,闡述作為19世紀俄國知識精英思想表達的В.П.瓦西裡耶夫與С.М.格奧爾基耶夫斯基的中國觀,探讨19世紀俄羅斯知識精英眼中的中國。
分論壇讨論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會議室等地進行。分論壇主題共計四個,各分上下兩場,圍繞明清來華傳教士漢學研究,各國漢學家、漢學史研究,中國文化典籍在海外的譯介和研究,國際漢學研究與中國形象等主題展開。
大會第二日上午的主題發言共有兩場,由中山大學郭麗娜教授主持。北京語言大學、《漢學研究》主編閻純德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孫會軍教授作大會報告。閻純德教授指出漢學發展到21世紀,其研究内容和方式已經出現了融通兩種形态的特征。這種狀況既出現在歐洲的漢學世界,也出現在美國中國學的研究之中,可以說世界各國漢學家的研究中,都兼有以上兩種從傳統到現代的學術形态,對國際漢學的發展和學會的建設作了深入的分析。孫會軍教授從中國政府2006年9月13日頒布《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出發,根據權威研究團隊提供的統計數據,考察從2006年發展綱要的提出到現在,現當代中國文學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多大程度上“走出去”了。随後,西南交通大學王鵬飛教授、浙江大學丁光博士、四川外國語大學王曉萌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徐臻副教授為四場分論壇讨論做了精彩的總結。
在閉幕式上,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海外漢學研究分會副秘書長郭景紅教授做了學會的工作報告。西南交通大學李成堅教授就明年會議安排進行發言。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李斌教授為會議做了總結。最後,張西平會長對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國際漢學研究中心的國際漢學研究思路和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緊接着,11月10日上午10:00-下午5:00國際漢學研究口述史工作坊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會議室召開,項目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東亞圖書館及口述史研究中心、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海外漢學研究分會主辦,項目顧問為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海外漢學研究會會長張西平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口述史研究中心主任Teresa Barnett教授,項目的團隊成員為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東亞圖書館館長陳肅,活動由陳恩維教授主持,在長達六個小時的充分交流學習中,來自中外的32名學者圍繞六個議題參與了熱烈的讨論,受益匪淺。

國際漢學研究口述史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