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新聞動态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學實踐周語言學沙龍——大學生在傳承傳統優秀文化中的角色與作用初探

發布時間 : 2018-07-16 點擊量:

文字:王媛媛、凱如;圖片:中文團學

    2018711下午3時,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學實踐周語言學沙龍活動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會議室舉行,本次沙龍以《大學生在傳承傳統優秀文化中的角色與作用初探》為主題。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兼語言資源保護中心主任,文學院教授、博導甘于恩作為本次沙龍的主講嘉賓。出席本次沙龍的我院教師有汪磊教授、王媛媛副教授、邱春安副教授、劉萍副教授、楊帥可博士、王思齊博士。我院本科學生也積極參加了本次活動。

主持人王媛媛副教授介紹本期沙龍的選題背景和主講嘉賓甘于恩教授

   本次沙龍由對外漢語系主任王媛媛副教授主持。王媛媛老師首先對本次沙龍的選題背景進行了簡單介紹。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語言保護,特别是方言保護工作, 20155月,中國教育部、國家語委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方言文化的基礎研究和傳承保護工作一直以來是我院學科發展和專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院教師在語言保護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和開發應用工作,主持了和方言有關的省部級以上的項目多項,其中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一般項目2項,教育部項目2項,省級項目10餘項,出版方言學專著多部,發表方言學論文幾十篇。成立了《漢語方言資源的基礎研究和開發應用》校級科研創新團隊等。與此同時,我院也非常重視發揮學生在語言保護中的重要作用,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和方言保護有關的講座、培訓、調研、創作、比賽等。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和語言資源保護中心也一直非常關心和支持我院語言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為我院學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因此,這次專門邀請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兼語言資源保護中心主任甘于恩教授來我院進行指導和經驗分享。

            甘于恩教授介紹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情況

    首先甘于恩教授簡單介紹了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情況。甘教授指出方言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蘊含着極為豐富的曆史人文信息,需要加以重視,傳承保護并不斷發展。而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作為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于20085月正式開始運作,并充分利用新媒體――公衆号“語言資源快訊”,策劃各類活動,提升公衆對語言資源的認知,宣傳保護語言資源的迫切性,取得較好的效果。然後主要圍繞三方面内容進行分析和闡述:一、方言文化的研究價值與應用價值;二、大學生的角色、特色與地位;三、建立合适機制鼓勵大學生參與文化傳承與建設。最後,針對目前國家在語言資源傳承方面存在的不足,甘教授提出了幾點的建議。

    甘教授重點強調,作為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方言文化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價值,漢語方言體現出多姿多彩的特色,為語言學理論,特别是漢語方言學理論的建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語料。具體表現為:南方方言與北方方言相比,變異較多,這其中既有方言自身的演變,也有語言(方言)間接觸導緻的結果。通過研究其中的異質成分,可以了解不同民系之間接觸的深度和廣度,為語言接觸理論、人類學、曆史學等提供生動的案例。漢語方言的應用價值也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了解方言的特點,有助于更有力的推廣普通話、更有效的進行語文教學,解讀方言文學,精确地傳承地方文化。有利于制訂更符合各地實情的語言和文化政策。方言與社會語言文字應用亦息息相關。甘教授運用了大量例證來論述觀點,使得理論性的講解更加生動、易于理解。

 

              甘于恩教授就方言文化的研究價值與應用價值和在場師生進行探讨

    甘教授指出,大學生是傳承傳統優秀文化主體和主力軍,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大學生具有便利性、創新性、積極性等特點,可以用自身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新時代的思維推動方言文化的發展。因此,建立合适機制、鼓勵大學生參與文化傳承與建設就顯得十分重要。對此,甘教授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院校之間開展教學科研合作,合縱連橫,抱團取暖;

    (二)搭建合适的平台,供大學生施展才華;

    (三)加強志願者意識,提倡志願者團隊的多維師承;

    (四)母語傳承中的講師制度;

    (五)引入适當的淘汰機制,實行輪換制,獎勵積極分子;

    (六)關注母語教育和服務,将母語意識延伸至中小學。

     最後,針對目前國家在語言資源傳承方面存在的不足,甘教授提出了以下的建議,

    (一)高校對語言資源與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要強化宣傳,注意發揮團委和學生會的領導和主導作用;

    (二)要注意發揮專業老師的指導作用;

    (三)要注意發揮學生行業學會或興趣小組的引導作用;

    (四)注意發揮聯誼會(同鄉會、同學會)的聯通作用;

    (五)注意發揮專業學術(如全國方言學會、暨大方言中心)的核心導向作用;

    (六)注意發揮輔導員的鼓勵、激勵作用,引導大學生多參與學術活動,參與社會或高校間的創意、創新活動(如大創項目、大學生競賽活動)。

 

                    來自陽西的同學提問,榮獲資源保護中心送出的“語保傘”

       甘教授指出:語言資源保護與傳承,是關系到母語、地方文化興衰的千秋事業,也關系到中華文化是否能永續傳承的重要事項,其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大學生是語保事業的希望所在,因此,大學生要積極行動起來,做母語保護、母語傳承的主人公,投身實踐,以實際行動書寫出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出色答案。甘教授的演講結束,全場以熱烈的掌聲緻謝甘教授。并圍繞語言保護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讨論。

                              甘于恩教授和在場師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