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 學生管理 > 學工動态 > 正文 學工動态

郭熙教授暢談華文教學理論與實踐

發布時間 : 2010-11-27 點擊量:

      本網訊 10月13日晚上,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郭熙教授應邀在北校區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為太阳成集团tyc234cc師生作了一場題為“海外華文教學若幹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精彩講座。此次講座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承辦,是太阳成集团tyc234cc開展45周年校慶、5周年院慶系列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出席講座的有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陳彥輝教授、副院長劉小平教授、太阳成集团tyc234cc對外漢語系主任嚴修鴻教授、語言學學科帶頭人鄭慶君教授、漢語國際教育中心主任彭淑莉博士、劉萍副教授、黃露陽博士、王媛媛博士以及來自其他學院的部分老師,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中外碩士研究生和部分對外漢語本科生也到場聆聽。講座由劉小平主持。


郭熙作精彩演講

  郭熙現任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語言學會副會長,暨南大學海外華語研究中心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訪問教授,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訪問教授,香港教育學院訪問學人,擔任南京大學-美國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職教授,蘇丹喀土穆大學客座教授、漢語系主任等職務。著有《中國社會語言學》、《語言與語言應用論稿》,主編《華文教學概論》、《漢語新語彙詞典》等等。

    在講座開始前,劉小平對郭熙作了簡單介紹。并用幽默的語言邀請郭熙上台發言。随後,陳彥輝向郭熙表示感謝并贈送了紀念品。


   陳彥輝贈送紀念品

  郭熙根據自己對華文教育的深入研究及海外華文教學的多年經驗,以及相關國家語言狀況及政策的研究及思考,重點闡述了漢語教學的傳統分類和最新分類,指出海外華人的漢語教學,既是母語教學,也是第二語言教學。他還指出了語言工具屬性具有交際工具和認同工具的多重性特點。郭熙認為華文教學的成功與否與華文教學的推動者(包括政府、華人社會和部分家長)和學習者(包括成人和非成人)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大關系,并進一步分析了對華文教學中文化的理解,郭熙在講座中指出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家,是情。

  最後郭熙對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四個國家的華文教育分别做了個案分析,詳細分析了這四個國家華文教學的曆史和現狀、在不同層面上存在的問題。圍繞新加坡華文教學的争議着重對新加坡華文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中醫和西醫相結合的标本兼治的解決方案。


學生認真聆聽

    在互動環節,老師、同學都積極提問并參與到郭熙的讨論中,郭熙對老師、同學的各種問題和困惑做了詳盡的回答。郭熙的講座視野開闊,内容豐富,語言精彩,見解獨到,讓在場的師生都受益匪淺,收獲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