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正文 學術交流

2016級研究生學術沙龍之七

發布時間 : 2019-05-10 點擊量:

走出“自我東方化”困境

 

423日下午,2016級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研究生鐘圓主持的學術沙龍于我校二教320順利舉行。參與本次沙龍的指導教師有我院碩士研究生導師肖四新教授,聽取沙龍講座的有2016級、2017級中文專業碩士研究生。

此次沙龍以“走出‘自我東方化’困境”為主題,通過演講展示、導師點評和互動交流,相繼探讨了“自我東方化”的當代現象、“自我東方化”的概念體系、“自我東方化”的出路。現場師生結合學科知識各抒己見,并相互提問、相互質疑、相互啟迪,營造了良好的沙龍氛圍。

課間指導

主講人鐘圓從當代“自我東方化”現象引入,探尋了“自我東方化”的基本含義、總體特點、發展趨勢。她深入到概念體系的層面,分析了“自我東方化”的内在結構。結合現實案例與概念體系,她提出了“自我東方化”的出路,并對此進行分析,說明了走出“自我東方化”的可能路徑。主講人鐘圓結合當下的熱點事例,如杜嘉班納事件等,來講解“自我東方化”的當代現象,并對與“自我東方化”相關的概念進行了逐一講解,呈現了較為完整的概念體系。這就使觀衆能夠對本次沙龍主題形成全面深入的認知、展開更為深入的思考。

在主講人精彩的報告之後,現場師生圍繞“自我東方化”問題展開了積極讨論。同學們大多關注“自我東方化”的定義、表現,以及“自我東方化”的出路問題。他們提出要建立文化自信,發掘中國文化的精髓,以此來促進跨文化的交流。肖四新教授注重對“自我東方化”的一系列問題進行梳理。他舉出拓展性事例,如“格義”現象,讓在場聽衆判斷這是否屬于“自我東方化”。他就“自我東方化”的概念、出路等問題提出疑問,使在場聽衆對報告内容形成更細緻的認識。此外,他概述了“自我東方化”這一概念的源流、範圍,介紹了相關的經典著作,鼓勵大家對該主題進行深度挖掘。最後,他對在場聽衆、主講人的意見和表述,給予了精當的點撥和評價。

肖四新教授指出,此次沙龍選題具有學術性和趣味性。主講人準備充足,講解也富有條理。與會同學參與度高,讨論氣氛熱烈。盡管存在一些不足,如報告的部分内容還有待斟酌,但總體來說是一次生動而有意義的學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