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日下午,2014級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趙璠及2015級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趙雨柔在二教207教室主持的學術沙龍順利舉行。本次沙龍由我院陳桐生教授指導,部分2014級、2015級、2016級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到場參與讨論。

2014級研究生趙璠的學術沙龍主題是“神話傳說與儒家生死觀”。報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神話傳說與儒家思想中普遍存在的主宰生死的力量;第二個部分主要研究二者同樣對于位置感的關注;第三個部分則集中于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和德性内涵。通過對這些共同關注點的分析,從神話傳說與儒家生死觀共同的心理内涵着手,進一步指明儒家生死觀中超越現實的一面。
同學們紛紛踴躍發言,暢談自己對于儒家生死觀的理解。
陳桐生教授也指出,關于神話的課題并不好做,因為材料過于分散,而且出現在不同學說的書中,神話的面目也都各異。但是他仍然肯定了該選題的探索性,認為可以當做一次有益的嘗試。

2015級研究生趙雨柔的學術沙龍主題是“《紅樓夢》霍克斯譯本的跨文化翻譯現象”。報告首先介紹了大衛·霍克斯以及《紅樓夢》譯本的發展概況,之後通過對霍克斯譯本的跨文化翻譯具體案例的分析,讨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進行翻譯時的處理方法。同時在翻譯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跨文化現象。最後根據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理論,比較霍克斯譯本和楊憲益、戴乃疊夫婦譯本的文本,得出霍克斯譯本主要是采取歸化策略的結論。通過歸化策略,霍克斯譯本能夠更加貼近西方國家讀者的閱讀習慣,使讀者更好地理解《紅樓夢》這一著作的文化内涵。

陳桐生教授點評認為本次學術沙龍選題非常新穎,視角也比較獨特,具有趣味性。同時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如本次學術沙龍同時涉及到霍克斯譯本分析、翻譯比較和翻譯理論等多個主題,建議選取其中一個主題進行更加深入的學術研究。

到場的同學對本次學術沙龍的主題展現出濃厚的興趣并進行了讨論,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學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