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公布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我院嚴修鴻教授為首席專家申報的“城鎮化進程中農村方言文化的困境與出路研究”獲準立項,這是我院首次獲得國家級重大項目,是我院在科學研究領域的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院的科研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最高級别的科學研究項目,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引導作用,其中重大項目是現階段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層次最高、權威性最強、資助力度最大的國家級政府基金資助項目,包括應用對策研究、重大基礎理論研究和跨學科研究三類,平均資助額度為50—80萬元。
城鎮化給農村的方言文化帶來了新的沖擊與挑戰,保護方言所代表的文化多樣性成了當代中國面臨的迫切課題。該課題研究城鎮化進程中農村方言文化的困境與出路,既考慮語言學探究上的學術追求,又注重曆史進程中的社會人文的關懷,是一個意義重大、難度極大的研究項目。
課題首席專家嚴修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漢語方言學、漢語音韻學,研究專長是漢語方言的田野調查和方言詞彙的詞源考證,特别是對客、閩、粵方言的音韻及民俗文化有深入的調查研究。嚴教授已出版學術著作多部,在海内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曾連續三次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嚴教授在教學科研之餘,注重科教融合,緻力于方言的傳承與保護,2014至2016年間,前後共擔任32期廣東南方電視台大型原創語言競技節目“誰語争鋒”的節目專家,2016年8月擔任中國方言音樂節目“十三億分貝”的方言專家,與大衆分享方言學專業知識,傳播方言文化。
近年來,我校注重科研謀劃、頂層設計,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聚焦重大現實問題,組織方向論證,設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為申報國家級重大項目積累成果,奠定人才基礎。2016年5月,以嚴修鴻教授為負責人的校級科研創新團隊“漢語方言資源的基礎研究及開發應用”設立,為這次國家級重大項目的申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太阳成集团tyc234cc自建院以來,重視科學研究,注重科研人才隊伍的梯隊建設,着力凝煉學術研究方向,積極組織校内外專家對高層次項目申報進行指導,高層次項目的立項數、立項率逐年上升,2016年度的成績尤為喜人,嚴修鴻教授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是繼申霞豔教授、李斌教授、王媛媛副教授的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陳恩維教授的國家社科後期資助項目之後的第五項國家級項目。

2016年1月13日,在連城縣曲溪鄉黃勝村調查方言,冬日冷風中借着陽光

嚴修鴻教授在台灣中央大學做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