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 原站欄目 > 科學研究 > 學術講座 > 正文 學術講座

陳詠芹老師:14級商學院人文經典閱讀導師見面會

發布時間 : 2014-10-13 點擊量:

 

20141010日晚,陳詠芹老師與商學院的同學們進行了主題為“作家風格及其成因——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入門”的人文經典閱讀導師見面會。雖然現場沒有PPT展示,但老師口若懸河,向同學們娓娓道來:1.一個作家的生活時代對其創作有極大影響;2.一個作家的個人成長經曆對其創作風格(個性)有極大影響。老師以魯迅為重點,加上巴金矛盾和趙樹理等作家,介紹了他們的創作風格。

 

    首先,老師就“一個作家的生活時代對其創作有極大影響”這一點來介紹魯迅。

魯迅(1881-1936)出生前的17年即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但是這場席卷大半個中國的運動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從《朝花夕拾》中父母吓唬孩子說:“長毛要來了!”就可看出。老師精辟地評價太平天國的失敗與魯迅的出生之間的關系:太平天國革命的陣亡所騰起的曆史的塵埃還沒完全消亡。而在魯迅出生後的17年即1898年,發生了戊戌變法,老師也精辟地評價了戊戌變法與魯迅之間的關系:一場變革中國社會的風暴正在曆史的海洋深處聚集起來,即将呼嘯而來。

魯迅生活在曆史的過渡時代,而他也深刻清醒地認識到“我不過是一個曆史的中間物”,他就像影子,既不屬于光明也不屬于黑暗,他不屬于舊時代也不屬于新時代,他是一個過渡時代的悲劇性人物,他就是湯因比所說的“在而不屬于兩個時代 ”的那群人中的一員。

接着老師就“一個作家的個人成長經曆對其創作風格(個性)有極大影響”這一點來介紹魯迅的創作風格。

在魯迅13歲前,紹興周家不僅房産、田産多,還有固定的經濟收入,因為魯迅爺爺是進士,在當縣長。可以說,魯迅13歲前的周家是個家底豐厚的中康家庭。

但是魯迅13歲那年,他爺爺因為科舉舞弊案被判入獄,秋後處決。于是周家連續8年變賣田産來為老人家續命,至此家道中落。而在魯迅爺爺入獄後,魯迅父親怕受牽連,就把魯迅送到親戚家。在親戚家,13歲的魯迅被視為“乞食者”,看透了人情的冷漠。

魯迅16歲時,他親眼目睹他父親被無能昏聩的“最好”的中醫開的墨汁藥方、破鼓藥方和找不到的雌雄原配藥引給害死。

老師總結:1.魯迅在其爺爺的科舉舞弊案後,看到了世界的陰暗面;2.他從此不在相信中醫;3.他由不相信中醫擴大到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抨擊。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吃人文化”,魯迅從整體上否定它,但因為他讀的中國文學作品實在太多了,所以他認為自己“靈魂裡充滿了毒氣和鬼氣”。

最後,老師說,閱讀魯迅的作品,要從“冷峻”和“熱烈”這兩方面來閱讀。老師還給了個疑問:魯迅希望自己的作品速銷,但他的作品至今發人深省,這到底是魯迅的幸運,還是悲哀呢?

講完魯迅,老師開始講其他的作家。他首先講巴金。

巴金說:“我不是一個作家,我從來就不是一個作家,你們不要把我當成作家。”老師點明巴金的作品特點是語言啰嗦,這是因為他想做個無政府的革命家,但他做不了,所以他決定當個無政府的政治宣傳家,用小說來宣傳他的無政府主義。

接着,老師講了矛盾和趙樹理。他簡單講明,矛盾小說的特點是喜歡表現政治,而山西作家趙樹理是中國最了解農民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是一種聽的藝術。

見面會快結束時,同學們紛紛鼓掌緻謝老師精彩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