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博士,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授,研究方向為比較詩學、文學批評,曾講授文學概論、美學概論、西方文論、西方20世紀文學批評方法、希臘文化、比較文學等本科生課程,以及西方文論、西方20世紀文學批評、比較文學等研究生課程,主持完成省級科研項目1項,市廳級項目2項,出版學術著作1部,發表論文30餘篇。
一、代表性論著
(一)比較詩學方向
1.中西文論融會之路的探尋,《文藝研究》2014(2);
2.錢鐘書的“連類”,《文藝研究》2010(8);
3.言不盡意與诠釋循環,《文藝研究》2008(6);
4.生命圓通與诠釋循環,《北方論叢》2007(3);
5.古今融合與诠釋循環,《湖北大學學報》2005(5);
6.多邊對話與诠釋循環,《甘肅社會科學》2004(4);
7.錢鐘書“诠釋循環”與西方诠釋學的關系辨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8(1);
8.錢鐘書比較文學研究的特質,《學術研究》2010(4)
9.可比性問題的解決途徑,《文藝報》2001年3月6日③;
10.《管錐編》的生命主題,《湖北大學學報》2010(4);
11.《管錐編》诠釋方法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12.《管錐編》的诠釋學特征,《廣西師範學院學報》2005(2);
13.《比較詩學》的理論基礎、開放姿态及其啟示,《暨南學報》2002(4);
14.比較視域中的跨學科研究,《比較文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15.學科交叉與比較文學學科建設,《中國比較文學》2003(1);
16.跨越的支點與立場,《中國比較文學》2018(3);
(二)文學批評方向
17.感性的愉悅與理性的啟示,《中國圖書評論》2007(4);
18.苦難與意義,《中國出版》2007(10);
19.現代主義創作方法再認識,《湖北電大學刊》1998(4);
20.生命的歌哭——李銳小說的死亡描寫,《湖北大學學報》1997(4);
21.宗教超越與藝術超越之比較,《湖北大學學報》1996(1);
22.崇高:基督教藝術精神,《湖北大學學報》1992(6);
23.系統的詩歌本體論,《江漢論壇》1988(2);
24.時空、意義與叙述——羅伯-格裡耶“遊戲”觀念的文學闡釋,《文藝理論研究》2020(6)。
二、完成項目
1.诠釋與修辭——《管錐編》經典诠釋的修辭之維,廣州市十一五社科規劃項目(項目編号:06-B8-2)(2006-2008);
2.外國文學經典在中國的再經典化研究,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創新團隊項目(項目号:07JDTDXM75003)(2007-2010)。
3.廣東省“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連類與通化——錢鐘書比較文學研究”(2009-2011);
4.廣東省教育廳特色創新項目:“錢鐘書比較文學研究”(項目号2015WTSCX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