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25日下午,我校鳳鳴雲山劇社原創話劇《青蛇新編》在東莞市文化館正式展演。
本劇借鑒了李碧華小說《青蛇》的人物關系,以重新編創的故事情節探讨當今社會的兩性、自我等熱點問題。故事以被關在瘋人院的小青提出“什麼是女人”這一問題開篇,借此角色,發出了戀愛雙方男女應當平等、正視社會少數群體的呐喊。
“外面的世界真的更精彩嗎?”
瘋人院令人窒息的氛圍與日複一日枯燥的“戲劇康複治療”令本就堅信自己沒病的小青萌生了逃離的念頭,她始終認為“外面的世界”遠比瘋人院内精彩得多,而萦繞在小青心頭的“什麼是女人”這個問題,也隻能在外界尋得答案。
然而,當小青逃出醫院,并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姐姐白淑真後,她不僅看到本在職場上叱咤風雲的白淑真心甘情願為了不負責的許宣辭職,卻隐婚在家成為全職太太,心思完全附着在許宣身上,喪失自尊與驕傲,甚至被許宣送進瘋人院也毫無怨言。小青還在社會中遇到為了成家或是傳宗接代而相親的人,而許宣的一句“女人總是需要結婚來尋找安全感”道破為何婚姻市場中女性總處于被動地位的問題,這一切都讓堅信男女平等、相戀應相知的小青感到絕望。
她又回到了曾經逃離的瘋人院,當她想到自己對主治醫生法海的言聽計從隻為博其歡心,甚至隻是為了讨一句軟話,自己又何嘗不是另一個白淑真呢?小青才明白原來自己從未逃離這個地方。
小青為姐姐放下身段擇菜感到不值
“這瘋人院裡一半是正常人,另一半才是真正有問題的人”
瘋人院裡,小青的病友有曾經知名的推理作家,卻因過于古怪的思考邏輯與行為習慣被讀者與家人送進來;有所謂“性别認知障礙者”,明明有着女性生理特征卻總認為自己是男性。這都是世俗眼中的“神經病”。然而病人們都對自己有着清晰的認知,從不認為自己有病,在劇中不時地呐喊着“我沒病”,但在吊詭壓抑的瘋人院中,這種自證又顯得蒼白無力。
反觀生活在社會中的“正常人”,不管是對丈夫許宣有着令人窒息的控制欲的白淑真,還是對婚姻敷衍、漠視妻子付出甚至不斷給予責難的許宣,這似乎是我們身邊人的真實寫照,他們又比“神經病”正常多少呢?
瘋人院内病人争執
時空交錯,展現角色内心獨白
值得一提的還有本劇運用的古今交疊的舞台表現手法,古裝白蛇與許仙在劇中分别演繹了小青與許宣的内心想法。第一、二場戲裡,小青在尋找自我、追問愛情的過程中,白蛇與許仙纏綿悱恻的愛情故事成為了她理想愛情的藍本。“愛欲對男女産生的影響應當相同,它使兩具軀體靠近,讓他們的心靈得到交流。”
第三場戲中許仙被白蛇勒死,映射的正是許宣的内心——白淑真過強的控制欲,以為他好為名的“關心”将其逼到絕境。
許仙被白蛇勒死
話劇的喚醒與點燃
演出結束後,本話劇指導老師胡穎華接受采訪時稱贊道,演員們的表現非常好,已超出其預想,尤其是在情感的爆發力、舞台的構思上可看出演員們對劇情已有了更好的理解,也因此創造了更具深度的藝術表達方式。
此外,胡穎華還提出,盡管原創劇本中台詞與劇情的編排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但她卻從中看到了學生可貴的探索與創造力,尤其是編劇敢于直面社會的不公,能對女性命運的話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并發出自己的呐喊與呼喚。“話劇重要的不是好看,而是喚醒和點燃,我們應使其成為人們思考的工具。”
指導老師胡穎華與演員、劇組工作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