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新聞動态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成功舉辦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讨會

發布時間 : 2024-12-16 點擊量:

    20241215日,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新發展研讨會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圖書館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辦此次研讨會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共同主辦,粵港澳大灣區孔子學院合作大學聯盟、國際中文教育南方聯盟、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支持,來自全國的近200專家學者和與會代表圍繞會議主題開展了深入的讨論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校長何傳添教授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發展規劃處王甬處長、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陳彥輝教授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研讨會。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書記謝秀蘭主持開幕式。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校長何傳添教授視頻緻辭

開幕式上,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校長何傳添教授通過視頻緻辭,強調國際中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二者之間相互促進、融合發展,未來需要關注能夠适應時代需求的國際中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新視角、新方法與新技術。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發展規劃處王甬處長緻辭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發展規劃處王甬處長在緻辭中強調,要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2024世界中文大會賀信重要精神,認真梳理國際中文教育取得的曆史成績面臨的機遇挑戰,圍繞當前國際中文教育呈現本土化、數智化、功能化特征切實推進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

 

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陳彥輝教授緻辭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陳彥輝教授在緻辭中指出,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将服務于新時代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理論創新需要,立足于立體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廣東故事,對接“人文灣區”建設等實踐需求,從多學科多角度,研究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

 

劉利、吳堅、葉軍、劉楚群、陳恩維、王治敏六位教授作主旨報告

大會主旨報告環節專家包括北京語言大學原校長、北京師範大學劉利教授,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吳堅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副院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葉軍教授,江西師範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主任、江西省語言學會會長劉楚群教授,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陳恩維教授,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國際中文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長王治敏教授。主旨報告環節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于屏方教授主持。

劉利教授就“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博士創新能力培養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強調了專業博士學位和學術博士學位在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廣泛借鑒國内外經驗,切實推進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吳堅教授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臨新的挑戰,需要關注目标、載體和功能三個要素,思考新時代中華語言文化國際傳播的路徑。葉軍教授辨析了“中文+”的概念與策略,指出“中文+”是服務“一帶一路”職業/專業需求的語言教育,強調了“中文+”之定位的重要性。劉楚群教授從中國式現代化框架下的國際化戰略演進、國際化戰略下的國際中文教育發展階段、内外雙循環視域下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建構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讨。陳恩維教授指出,利用文化遺産講好中國故事是構建文明大國形象的重要途徑,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策略。王治敏教授提到,通過創新的技術手段,為中文教育提供新的視角和可能,是當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分會場研讨

來自浙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四川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重慶大學等多所高校代表參與了分論壇。代表們聚焦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發展和傳播的路徑、人工智能與國際中文教育、國際中文教育教材開發、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的讨論。

閉幕式上,太阳成集团tyc234cc漢語國際教育系主任楊帥可博士代表主辦方作大會總結。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副主任陳恩維教授在緻辭中向與會專家學者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對青年學者的學術潛力和未來發展表示肯定和鼓勵,并對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發展寄予了深切的期望。會上為優秀論文獲獎者頒發了榮譽證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漢碩中心主任邱春安教授主持閉幕式。 

合影留念

 

采寫 | 朱思達

初審 | 吳俊峰

| 陳恩維

終審 | 謝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