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新聞動态

中國人民大學曾豔兵教授:“卡夫卡熱”的當代意義及其緣由探析

發布時間 : 2024-11-13 點擊量:

中國人民大學曾豔兵教授:

“卡夫卡熱”的當代意義及其緣由探析

20241112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曾豔兵教授白雲山校區七教408會議室題為“卡夫卡熱”的當代意義及其緣由探析》專題講座50餘名師生參與會議。

會上,曾豔兵教授以諾貝爾獎得主韓江為切入點,點出卡夫卡對其他文學創作者所産生的深遠影響。他明确指出,卡夫卡之所以能夠持續成為學術界關注和研究的焦點,原因可以從學者對卡夫卡的持續性研究與關注、卡夫卡與當代人類處境的相似性、卡夫卡作為“少數文學”的代表和“多數文學”的先驅等多方面探究,但主要原因在于卡夫卡自身所具備的獨特特點。這些特點包括卡夫卡思想的深刻性、哲理性和預言性,以及他在藝術表現上的獨創性、開拓性和悖謬性。此外,卡夫卡所涉及的領域之廣闊,也在不同領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曾豔兵教授進一步解釋道,一方面,卡夫卡的思想和創作輻射到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影響深遠;另一方面,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對卡夫卡的關注和研究,又進一步推動了“卡夫卡熱”的興起。這種現象表明,卡夫卡的作品和思想已經成為學術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曾豔兵教授從“從闫連科說起”、“希利斯·米勒如是說”及“阿甘本到本雅明”等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卡夫卡熱”的當代意義。他特别強調,盡管不能說整個世界已經完全變成了卡夫卡式的,但卡夫卡式的已經成為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者說重要特征之一。作為一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卡夫卡的作品迄今已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卡夫卡的作品就像一扇門,對全世界所有的讀者敞開放行,讓他們能夠深入探索和理解卡夫卡式的獨特世界。

undefined

講座現場

 

曾豔兵,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師範大學講座教授,山西大學特聘教授,人大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原主編,北京外國語大學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員。曾豔兵教授是國内頂尖的卡夫卡研究者,中國英美文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代表著作有:《卡夫卡研究》《卡夫卡的眼睛》《後現代文學文化論稿》等。在《外國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外國文學研究》《外國文學》等刊物共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另發表譯文及學術随筆數十萬字。

采寫 | 徐海琴

初審 | 邱業祥

複審 | 羅長青

終審 | 謝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