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李泉在白雲山校區七教408會議室作題為《國際中文教學信念:維度與内涵》專題講座。本次會議由院長陳恩維主持,50餘名師生參與會議。
講座伊始,李泉教授對教學信念的内涵進行了詳細解釋,并指出教學信念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效果具有深遠影響。随後,他從目标觀、語言觀、學生觀、教師觀、方法觀、漢語觀、教材觀、語法觀,語音觀,詞彙關,文字觀,拼音觀,寫字觀,偏誤觀,文化觀,語篇觀,備課觀,課型觀,背誦觀和管理觀等20個核心維度出發,全方位闡述了成為一名優秀國際中文教師應具備的教學理念。


李泉作《國際中文教學信念:維度與内涵》專題講座
李泉教授結合自己37年的對外漢語教學經驗,通過豐富的實例和風趣的語言對中文教師應具備的目标觀等20種信念展開詳細的論述,從高級漢語教學角度出發,着重提出了兩個觀點“永遠不要高估學習者的漢語水平,永遠不要低估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兩大觀點,認為漢語能力要在交際能力的基礎上,培養鑒賞散文和詩歌能力。他特别指出,國際中文教師應在實踐中探索體現漢語漢字特點及教學規律的教學理念與方法,而不必盲從基于拼音文字的二語教學理念和方法。

講座現場
會上,李泉教授強調了中文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水平和實際情況,将教材作為輔助資料,自主備課,設置不同課型,創造或挑選有趣的背誦篇目以及實行寬嚴相濟的課堂管理等教學技能。除此之外,李泉教授在文化觀上還提出了傳播與語言理解和應用密切相關的文化現象。
李泉教授與在場學生頻頻互動,并在會上由衷表達了對未來從事中文教師的同學們的美好祝願。會後,與會師生紛紛表示,李泉教授的講座内容充實、觀點新穎,對如何提升國際中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會後合影
李泉,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教指委委員、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語言學會副會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專門用途中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語言學會副理事長,《世界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等多種期刊編委。從事對外漢語教學37年,曾應邀赴歐美和非洲十幾個國家短期講學。榮獲全國優秀對外漢語教師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出版專著6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項目10餘項。出版專著6部,主編及合編文集、教材等13部,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發展漢語》系列配套教材共34冊,發表論文150餘篇。
采寫:徐海琴
初審:楊帥可
複審:羅長青
終審:謝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