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7日,我校太阳成集团tyc234cc漢語言文學(創意寫作方向)專業18級張豫湘同學的稿件《疫情時期我在信陽》,獲登《中國青年報》第七版“疫情,讓00後有了新的人生記憶碎片”專版。
在疫情時期,我校太阳成集团tyc234cc停課不停學,充分發揮中文專業特長,鼓勵學生用筆投身抗擊疫情之中。自2月6日起就開始布置同學抒寫記錄疫情時期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想。2月10日廣外創意寫作中心正式面向廣大學生群體發起“疫情時期,我們記錄中國”非虛構寫作的征稿活動,短短7天已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稿件近百篇,引起許多高校和社會的關注和贊揚。所有來稿經審核修改編輯之後,優秀稿件發布在“廣外創意寫作中心”微信公衆号上,同時推薦至有關報刊雜志公開發表,更廣泛傳播正能量。此次登載《中國青年報》張豫湘同學的文章《疫情時期我在信陽》亦源自于征稿活動。
此次獲得登載的作品得到了《作品》雜志社社長、廣東省作家協會原專職副主席、我校雲山講座教授、創意寫作中心主任楊克老師的大力推薦,該作品還得到《廣州文藝》原社長、廣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創意寫作中心校外導師鮑十老師的點評。
“本文好在真實,好在真切。文章所表現、所描述的,你都可以真切地感覺到。客觀地說,這比較難。除了對疫情的記述,此文還涉及了其他内容,諸如老家的環境、家人的生活情狀、親人之間的相互表達等,相信讀者能夠感覺到那種強勁的沖擊!文貴真,而非僞。”——鮑十

刊登版面
正如此次征稿活動啟事所言:“2020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新年伊始,新冠病毒就開始大肆傳播,中國進入到一段前所未有的疫情時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獻力,作為新時代的學生群體也應該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拿起手中的筆,以一種文字的方式來對抗疫情,記錄中國,留住曆史記憶。”這也是征稿活動的不忘初心所在,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創作能力,展現漢語言文學(創意寫作方向)專業作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實力和風采。目前,征稿活動仍在繼續之中,一直持續到疫情結束為止。
文字 | 朱志剛 吳敏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