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日晚20點,我院國獎分享會于二教219進行,我院黨委副書記王迪、輔導員楊韬、朱倩渝、尹治敏出席。本次活動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國獎得主陳曉敏、陳靖文、丘周贊為同學們分享她們的故事與經驗。本次分享會由陳沂蔓主持。
與會老師
分享會伊始,王迪發表講話。她提出開展國獎分享會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因為我院國獎獲得者們代表着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昂揚進取精神風貌。同時她鼓勵同學們,國獎獲得者能做到的事,大家也能做到,都可以通過努力、通過學習成為和她們一樣優秀的學生。她強調,這是一次交流互動,共同進步的機會,因為分享者擁有一個展示的平台,而同學們也可以從中受益。
王迪發表講話
王迪為國獎獲得者頒獎
勇于嘗試,實踐堅持
文秘1501班的陳曉敏是國家獎學金的獲獎者,談起大學生活,最令陳曉敏驕傲的是在清遠黃花中學的義教活動。“這次活動鍛煉了我的意志,和小朋友相處也能學到很多。”她說。
談到如今正在準備參賽的大創項目,陳曉敏雖然是以文秘學生的身份參加文管方向的大創比賽,但她認為,無論文管還是文秘,都是中文專業,隻要有熱情能堅持就能做好。
陳曉敏分享心得
陳曉敏還選擇了雙學位,并堅持了三年。她說,很多人都有選擇第二學位,但能堅持下來的人不多,所以一開始做選擇的時候,要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堅持下去,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曾擔任朋輩導師、年級班長、學院代表等學生幹部的優秀學生,陳曉敏亦為現場的同學分享了一些大學的經驗。她用三個詞來概括:心态、計劃與反思。心态很重要,選擇喜歡的,喜歡選擇的,好的心态是做好事情的基礎;每天給自己樹立小目标,條理化處事,不拖沓;學會反思自己的行為,正視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針對有些同學大一、大二尚處迷茫,她勉勵大家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從中逐步明晰自己的目标,并為之堅持不懈地奮鬥。
像距夢想,凸透人生
高中是理科生,大學發現自己更适合文科的國獎得主陳靖文,用一塊凸透鏡的比喻,來向我們分享她的大學生活。大一的她積極參加社團,課餘活動豐富多彩,認真學習,年末也有着比較優秀的成績。大二的陳靖文則将重點轉向更為明确的方向,從中認識了非常優秀的師生與優秀的項目。
陳靖文發言
大三的陳靖文前往意大利的都靈大學交換,半年的交換生活使她内斂的性格發生了轉變,變得開朗、熱情,而意大利的老師與具有極強曆史感的文化底蘊也使得她受益匪淺。“腳踏實地,珍惜當下,榮譽屬于過去,未來還看今朝。”是她對這一年來的總結。
陳靖文在發言的最後總結道,可能現在的你對自己很失望,但未來不一定失敗,大膽往前走就好了。學會接受失敗,不意味着停下前進的腳步。國獎帶給你最大的收獲,就是代表第三方讓你明白且堅信:你有足夠的能力在向目标奔進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正青春,勇向上
17級的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丘周贊從自身的一些經曆,來向我們分享她的故事。她家鄉所在的地方是一個“三無村莊”,父母年過花甲,是改革開放下的“真農民”,八個兄弟姐妹的家庭給他們的生活帶來較大的負擔和壓力,但丘周贊依舊有着一顆開朗向上的心。爺爺留下的耕歌格言也激勵着她們姐妹幾人的成長,“每聽雞啼宜早起,莫待日曉未離床。勤勞事業千般足,懶作天涯百件荒”。
她曾經為了激勵哥哥,她和哥哥約定上同一所大學,而姐姐們優異的成績,則激勵着她奮發向上,自立自強。極強的環境适應能力使她更從容地融入大學生活,由于語言存在部分障礙,她的數學學習曾一度陷入困境。但她并沒有因此氣餒,而是秉着“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光明裡前行”的信念,潛心學習,最終攻克難關。“人生不會死在絕境,卻往往栽在十字路口。”面對大學的十字路口,丘周贊不願在此辜負十二年的苦學,決定繼續奮鬥,不負過往。在前往嘉興南湖的交流會時,她與當地漁民的交流中了解了農村轉型的進程,在了解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瞻仰紅船時也感受到中國共産黨走到現在的來之不易,心中熱情澎湃的她向隋廣軍書記真誠地說道:“我希望下次見到您,我已經是一名優秀的黨員了。”“目标給你的力量,是讓你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努力”她笑着說。
丘周贊分享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隻要在春天勤于耕種,就一定能在秋日收獲屬于自己的果實!至此,國獎分享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