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18年度“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科幻文學創作工作坊于5月26日上午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第九教學樓103室正式開班。本次工作坊為期兩天,内容包括專家主題分享講座、作品讨論交流、專家與學員互動、科學基地考察等。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吳岩、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研究員丁麗萍及新銳科幻文學作家劉洋擔任工作坊講師。
吳岩、劉洋受聘為我院創意寫作導師
開班儀式上,吳岩、劉洋受聘為我院創意寫作導師,副院長李斌為吳岩、劉洋頒發聘書。廣外創意寫作中心主任劉海玲、漢語言文學系系主任朱志剛、漢語言文學系教師林炜娜出席了此次開班儀式。
李斌副院長為吳岩教授頒發聘書
李斌副院長為劉洋博士頒發聘書
劉洋:貫通科幻小說的創意來源與邏輯設定
劉洋博士從他自身的創作出發,從科幻文設定的四大元素、設定的線性連接、Bethe圖譜與複雜的設定鍊等方面向同學們講授了如何在科幻文學創作中設立科學、富有創意的内核,并從假想科學、技術奇觀、奇異世界及社會結構四個方面講述了新鮮的核心設定的來源與産生。設定鍊的完整與邏輯的自洽是科幻文學創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劉洋博士根據自身創作經驗提出了“自洽指數”,用以判斷設定鍊的完整性。
劉洋博士授課
吳岩:揭開科幻文學小說寫作的謎面
吳岩教授認為小說是個含謎的故事,科幻小說的創作模式是基本小說創作模式的變體。到達未知世界的探險、引入新模式的冒險以及發現新自我是三種最常見的科幻小說模式。由此,吳岩教授啟示同學們任何故事都要有平面曲線般的起承轉合。在講座的最後,吳岩教授現場針對大家的故事設定,指出了同學們在創作過程中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指導。
吳岩教授授課
工作坊大合照
丁麗萍:用科技叩響文學想象空間的大門
工作坊第二天,學員們來到了南沙科技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研究員丁麗萍親自帶領工作坊學員參觀廣州中國科學軟件應用技術研究所,實地接觸了許多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新技術,為科幻文學的寫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後,丁麗萍研究員從傳統案件啟迪、黑客技術概述、電子數據取證等方面啟迪學員們從現實技術條件出發,去探尋科幻世界想象的可能。丁麗萍認為,幻想對科學是很重要的,它在未來的一定條件下會變成現實。在為學員們講述了黑客的概念、攻擊流程、高技術犯罪的特點後,她為學員提供了諸多的科幻場景選擇,如大規模Ddos入侵、數據擦除的恢複、複雜密碼的破解、點對點通信劫持、區塊鍊相關犯罪、人工智能與犯罪等等。
丁麗萍教授授課
工作坊結業儀式
5月27日下午, 2018年“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科幻文學創作工作坊為期兩天的學習告一段落。在結業儀式上,吳岩教授、丁麗萍研究員、劉海玲主任和林炜娜博士給學員們頒發了結業證書。
至此,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科學中心承辦,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創意寫作中心聯合承辦,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18年度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圓滿結束。
結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