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蘭書記為張翎頒發創意寫作導師證書)
3月26日下午,著名海外華文文學作家及2006年度人民文學獎獲得者張翎女士受聘為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創意寫作中心導師。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書記周冬蘭為張翎頒發創意寫作導師證書。随後,由張翎主講的“在嚴酷中芬芳自立——從《餘震》到《勞燕》”主題講座在廣外北校區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舉行。張翎圍繞自己的創作曆程呈現了文學創作者的真實精神世界,向現場的文學愛好者及師生分享了創作經驗。
“巴爾紮克式”的創作精神
真正的文學藝術家用文學的力量履行自己的社會職責,傳遞生活的内涵與态度。張翎的文學創作是正秉承着這樣的關懷。在《金山》的創作中,她采用了學者做學問的方式,一頭紮進田野研究,做第一手采訪資料。因此,讀《金山》能讓我們獲得“巴爾紮克式”的啟蒙。除此之外,她所創作品中的人物大都透着生命的韌性。如小說《勞燕》中的主人公阿燕在遭到日本人的強暴後,她先後結識的三個男人試圖來拯救她,最後,卻是阿燕拯救了他們三個。張翎認為,女人具備“水”的特質,能順應一切艱難的處境。
《餘震》:深究不被深究的過去
《餘震》是張翎代表作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根據小說《餘震》改編的災難巨片《唐山大地震》(馮小剛執導),獲得了包括亞太電影節最佳影片和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在内的多個獎項。據張翎所言,《餘震》的創作靈感源于她偶然看到的“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紀念雜志。這激發了她對傷痕的痛感記憶,促使她不斷反思受災人們的精神餘震。“生活被刀鋒利地劈開後不可能像被劃過的水面般立刻合攏,了無痕迹。”張翎說道。
張翎的每一部作品上幾乎都會有一個腰封,寫着“電影《唐山大地震》原著作者“。誠然,《餘震》是張翎作品出版生涯的轉折,但非寫作生涯的轉折。張翎相信自己作品的生命力并期待自己小說的腰封上能寫上《金山》或《勞燕》的作者。
(張翎發表講說)
以心底的力量燃起長明的燈
張翎認為,寫作是一個自我滿足的過程,也是一個很艱苦的過程。張翎一直保持着創作和不斷發現曆史真相的熱情,靠的是心裡的一把火。“内心的力量像長明的火把,可以照到最後,而外界的力量是靠不住。每個人一定要有一個夢想,它使你的一生有意義。”她希望同學們心中也有這麼一把火,并在自己的生命中不斷燃燒。
寫作者的腳、根、眼與翅膀
張翎曾說過,虛構能力是作家的翅膀,寫實能力是作家的腳,母語的汲養是作家的根,外文是作家第三隻眼睛。寫實能力幫助作家行走,虛構能力幫助作家飛翔,外文可以讓作家看到本土文化和疆界之外更加廣闊的世界。一個擁有腳、根、眼睛和翅膀的人是幸運的,也必将是了不起的。張翎鼓舞廣外學子不可妄自菲薄,要利用好外語學習背景的優勢,睜開自己的眼睛。
(張翎與在場老師進行交流)
本場講座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創意寫作工作坊主任劉海玲主持、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授申霞豔擔任學術主持。講座現場,申霞豔老師對張翎所創作的《金山》做出了極高評價:“《金山》對中國當代文學在海外的有力擴張,是一個非常裡程碑式的作品。”活動最後,張翎與大家展開了對文學與創作的探讨。在場師生受益匪淺。

(張翎與到場的太阳成集团tyc234cc老師合照。左一起:朱志剛、林炜娜、張翎、劉海玲、申霞豔、李惠娟)
主講人簡介:張翎,小說《餘震》作家。著名海外華文文學作家,第二屆世界華文文學優秀散文獎、2006年度人民文學獎獲得者。畢業于複旦大學外文系,在加拿大的卡爾加利大學及美國的辛辛那提大學獲得英國文學碩士和聽力康複學碩士學位。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在海外寫作發表,代表作有《勞燕》《餘震》《金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