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25日上午9:30,中文青馬班在北校三教420室舉行青年圓桌會議,目的是:實現思維碰撞,讓學員體會到平等的魅力。本次會議,青馬班學員一共分為五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别扮演校外人士、保衛處、學生、老師、學生家長。同時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其他學員則充當觀察員的角色。
首先,主持人湯錦杭宣布會議正式開始,并且宣讀本次議題:大學校園是否應該對非校内人員開放。

主持人湯錦杭宣布青年圓桌會議開始
短暫讨論後,會議進入了圓桌代表發言的環節,各組代表就議題分别闡述自己組的觀點。其中,校外人士的代表發言:“不同人士進入學校的目的不同,不應輕易限制其進出,以便讓他們獲取學校的公共資源,實現校園公共資源利用最大化。”同時該代表還闡述了外賣和快遞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若限制校外人士的出入,會給學生的生活帶來不便。

校外人士代表現場發言
與校外人士組的觀點相反,學生家長組的代表則認為:“大學不應該随意對外開放,應該是有條件開放。”該代表重點從學術環境與安全兩個角度出發,論述其觀點的正确性。該代表說道:“外來人士随意進出校園,會影響學校的學術環境,影響學生們的學習。而外來人士中更可能會有不法分子混入校園,危及學生的生命财産安全。”立場不同,對同一論題的觀點也就不同。會議上代表們各抒己見,平等交流。其他小組的代表也就此論題闡述了所在組别的觀點。

學生家長代表發言
接着,會議進入了自由讨論的環節。青馬班學員們稍作思考,便開始熱烈讨論起來。其中,學生代表與校外人士代表就此議題展開了辯論,其中讨論到學生的安全、學校的教學資源等一系列問題。而保衛處的代表也表示,若完全允許非校外人員随意進出校園,我校現有保衛力量無法完全保障所有學生的安全。各組代表從不同角度出發,自由表達見解。
自由讨論結束,觀察員發言讨論環節開始。其中,家長的觀察員提出,外來聽課人士做好登記即可上課,他們不應被拒絕。而且他們的聽課也可以提高老師的歡迎程度,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保衛處的觀察員則分析了場上着五種角色的地位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并且提到保衛處是處于一個相對較低的地位,在登記和管理方面難度比較大,但也表示不應完全禁止校外人士入校。

保衛處組的觀察員發言
各小組的觀察員輪流發完言完畢。學員們就此議題進行具體的讨論,并都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後,主持人作本次會議總結。她表示:“圓桌會議的目的正是引導學員們關注、并思考時下的熱點問題,拓展認識問題的廣度和深度。同時,各方意見的采納、綜合,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會議最後,本次青馬班與會成員合影。至此,本次青馬班圓桌會議圓滿結束。

參加圓桌會議的全體青馬班成員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