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 學生管理 > 學工動态 > 正文 學工動态

“小鹿萌媽”:用聲音把孩子帶進國學經典的奇妙世界

發布時間 : 2021-01-14 點擊量:

2020年,我校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小鹿萌媽”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等,項目在線上線下多個平台收獲上億點擊量以及超58萬的粉絲。

“小鹿萌媽”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小鹿萌媽”項目緻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作為2020年廣東高校中唯一獲得“互聯網+”和“挑戰杯”國賽的“雙金”獎項目,“小鹿萌媽”有怎樣的項目特色?團隊成員是如何創作這樣一款“爆款”産品的?帶着這些問題,我們采訪了“小鹿萌媽”的團隊成員與指導老師,和大家一起走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奇妙音頻世界。

 

“聽着你的故事,感覺媽媽就在身邊”

小鹿萌媽項目創始人汪晖集多種角色于一身:在學校,她是攻讀古代文學的研究生;在家裡,她是忙于照顧孩子的二胎媽媽;在網絡平台上,她是為小朋友們溫柔講述童話故事的網紅音頻主播“小鹿萌媽”。在她看來,童話故事蘊含着勇氣、善良與愛,她希望通過媽媽的聲音來傳遞着愛與溫暖,也讓更多人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談及項目創立起源,汪晖表示,五年前,當她還是個職場媽媽時,為了陪伴孩子,她特别喜歡為他們講睡前故事,但是有些時候工作太忙,回到家已經深夜,為了能讓孩子每天都能在睡前聽她講故事,汪晖想到一個辦法,将故事錄成音頻。并在孩子的鼓勵下上傳至網絡,開設“小鹿萌媽”音頻節目,沒想到節目上線後便在App上火了起來,這是她始料未及的。

undefined

故事分享會

在對比市場上現有兒童音頻故事節目後,汪晖發現,市場上兒童音頻節目雖然多,但是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度不夠,于是她開始有意識地在創作童話故事時将國學文化、論語故事、成語知識巧妙地融合進來。慢慢地,“小鹿萌媽——少兒國學IP創造者,傳承經典守護文化根基”項目便誕生了。

汪晖談到,在創作過程中傳遞善意與溫暖一直是她的夢想與追求。她還向我們講述了讓她至今記憶深刻、也在後來成為支撐她堅持下去的動力的一個細節。她說,在她把日常的故事音頻上傳到網絡平台後,意外地收到一則來自留守兒童的留言,“我好喜歡小鹿萌媽的故事,好希望能夠一直聽,因為聽着故事,我感覺媽媽就在身邊。”看到留言的那一刻,汪晖說:“我被這句話擊中了,這也成為我一直堅持做好這件事的動力之一。”此後,汪晖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為了這些孩子,我覺得無論如何都要把這項事業堅持下去。”陪伴有聲,故事溫熱,汪晖以中華文化融入有聲故事,也在傳遞人間的溫暖與善意。

2019年11月25日,小鹿萌媽的音頻專輯《小鹿萌媽講的100個公主故事》粵語版在“粵聽”平台獨家上線。汪晖表示,她希望能在故事講解中,增加粵語解釋、背景文化介紹等環節,讓更多人接觸、了解到地道的粵語。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汪晖,用粵語講述着原創童話故事,短短幾分鐘裡,她變化着不同的聲音,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講述的童話故事巧妙地融入了國學文化、成語知識等。如今,在網絡平台上播放的音頻故事中,單個專輯的最高收聽量突破五千萬,不少小朋友和家長們紛紛留言表達對她的喜愛。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小鹿萌媽從0位粉絲開始,到每天以1000的數量在增長、收聽量開始破萬,再到如今獲得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全國金獎。這個沉甸甸的金獎,不僅是對小鹿萌媽多年努力的最好的肯定,也是她繼續用童話的方式傳承中華古代文學、嶺南文化的強大動力。

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小鹿萌媽”是立足于兒童知識課程及内容創作領域的新生品牌,針對3歲至12歲兒童重點開發系列趣味國學課程及創想類童話故事内容IP,最終打造成“萌聲”(線上故事節目)+“萌智”(線下各種知識類書籍)+“萌創”(品牌衍生品開發)相結合的兒童内容IP集創地,緻力于傳播新時代具有中國精神與價值内核的國學故事。那麼,“小鹿萌媽”的項目特色與創新優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在“小鹿萌媽”團隊成員潘儀看來,IP的創造力優勢是團隊成員一直在努力打造的。“小鹿萌媽”正在做的事,是綜合“互聯網+”、新媒體及其他形式的新技術平台優勢,以中華文化為内核,輸出新的國學教育産品、打造一系列新的國學教育IP。團隊成員朱沛傑談到,他們希望能夠通過他們的創造力去給這些原本在紙上的故事進行一些IP化、故事化加工,讓它生動起來,赢得孩子們的喜愛。

除了IP的創造力優勢,文學功底也是團隊聚焦的重點。紮實的文化底蘊、深刻的曆史積澱是“小鹿萌媽”團隊成員認同并追求的項目内核。依靠學院紮實的學術支持,“小鹿萌媽”與市場上已有的産品相較,多了一股“鑽”的精神。在以陳桐生教授等研究古代文學的著名教授的帶領下,“小鹿萌媽”團隊得到了專業的國學指導。團隊成員會反複求證考量涉及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的細節,反複琢磨産品的創新點。

對少兒類産品而言,如何更精準地進行用戶定位也是團隊着力思考的點。“小鹿萌媽”目前的産品仍以線上為主,涉及到電子産品的監管、産品内容付費等領域時,會經過家長的第一層過濾篩選。“雖然我們最終的受衆是孩子,但做出對産品的選擇的人也應該是我們的客戶,也就是家長群體。”潘儀解釋道,“我們需要滿足家長對這個産品的期待,也要滿足孩子對這個産品的需求。所以就要再回歸到,我們的産品能做到既專業又有趣,那就同時滿足了我們目标人群的這兩個需求。”

2020年1月8日,《小鹿萌媽講成語故事》正式上線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平台。無論未來如何融合發展,“小鹿萌媽”始終以傳播國學經典作為項目發展的“硬核”。恰如潘儀所說,“追求創新,不紮紮實實做好基本的内容,也是沒有競争優勢的。”在不斷追求創新性的同時,團隊成員始終将“做好國學内容”放在首要位置,這不僅是少兒國學教育領域應有的态度,更是“小鹿萌媽”矢志不渝的追求。

 

我們是一支充滿愛和力量的隊伍

團隊成員是如何進行協作的呢?記者感受到成員們在長時間的磨合下生出一套成熟有序的分工體系,也在共同奔赴目标的過程中創造了彌足珍貴的回憶。

上線“學習強國”平台

這個新生團隊是一點點發展起來的,從起初的純中文系研究生,到現在逐漸呈現出專業、年級多元化的趨勢。“‘小鹿萌媽’作為創業項目,需要一批在各領域、各專業“精”“專”的人才支撐團隊發展。”王榕向記者坦言。在團隊中,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有中文專業背景的成員負責文稿撰寫、故事編輯等方面的内容生産,經貿學院的成員負責撰寫商業計劃書、分析市場背景以及市場營銷,會計專業的成員專門管理财務,而海報、宣傳冊等物料設計則由兩位有設計經驗的專業成員負責。“我們整個團隊是處于一個比較完善的狀态。大家各有所長并且都在不斷地相互學習。”成員潘儀回憶道。

“小鹿萌媽”團隊在探索合理分配任務的道路上也遇到過困難。朱沛傑回憶道:“在團隊開始組建起來的時候,對于大家适合做什麼,部分成員可能還不是很明确,這個時期的分工會有不夠合理的地方。”當成員被分配到自己不适合的崗位時,工作積極性會下降,效率也會受影響。而這段發展相對緩慢的時期,潘儀也經曆過,她認為明确“個人定位”非常重要,也就是每個成員在團隊合作中所具體擔任的角色,“我個人認為這樣一個定位對于整體團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使團隊更有凝聚力呢?他們給出的答案很統一:時間所形成的默契度和“充分的交流”。通過長時間的磨合,團隊成員會在工作中逐漸摸清楚自己真正擅長或喜愛的工作。當他們得到适合自己的任務後,工作開展自然而然會更加順利且高效,也可以直接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我不懂那方面的工作、我對這項任務不感興趣、我通過學習,在這方面掌握了一定技能、我對設計很感興趣,想嘗試一下。”這種坦誠相待可以幫助彼此了解各自的喜好和特長,并挑選适合自己的工作任務。最後,不僅大家找到了自己在團隊中的個人定位,而且項目也得以更好地運轉起來。潘儀坦言道:“當我們把每一個成員的定位都明确的時候,其實就慢慢地提高了整個團隊協作的效率和質量。”

現場領獎

在成員們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這是一支充滿愛和力量的隊伍。朱沛傑常常在團隊讨論中被其他成員們的熱誠打動,他回憶道,每當他提出一個問題,負責其餘部分的隊員就會從自己的工作本身以及項目、團隊等宏觀層面出發提出建議。“他們首先是做好了份内工作,其次是真正在了解整個項目和團隊,才可以提出這樣的意見。我覺得成功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成果。”

“小鹿萌媽”裡的成員雖然入隊時間長短、年齡大小和專業特長各不相同,但是團隊的氛圍依然很融洽。“團隊氣氛很好,都是齊心協力,一起做大事的那種感覺。”王榕回憶道。共同奔赴目标所爆發出來的動力是持久的,“小鹿萌媽”的每一個成員都在團隊中積極擔任自己的角色,并在互相提攜和鼓勵中全力奔向同一個目标。

 

利用網絡平台 講好國學故事

2020年,“小鹿萌媽”項目斬獲“互聯網+”和“挑戰杯”國賽的雙金獎,成為廣東高校中唯一獲得國賽“雙金”的項目。而在這些亮眼成績的背後,是太阳成集团tyc234cc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不遺餘力的資源支持。

“隻要學生所提出的項目具備可行性與創新性,學院都會予以支持的。”“小鹿萌媽”項目指導老師朱倩渝表示。據了解,我校具有專業的項目遴選機制,在遴選出有潛力的項目之後,便會結合人才培養的角度,大力支持該項目。在“小鹿萌媽”項目孕育之初,它的運作方式主要是由汪晖在網絡平台上講國學故事,這一想法無疑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社會意義,但這一方式在專業性和創新性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我校古代文學教授陳桐生很快便發現了這一點,在他的指導下,汪晖組建的創作團隊對先秦文學專業知識進行了創意加工,并巧妙地将其融入到故事之中,不久後推出了“陳爺爺”論語專輯,增強了“小鹿萌媽”項目的專業性和創新性,也拓展了小鹿萌媽的IP内容。

推動創新項目從賽場到市場

學校是資源與平台的提供方,“小鹿萌媽”團隊主要做内容創作,在對外推廣這方面稍弱,如果跟學校的各類資源相結合,可以更好地進行内容的推廣。通過與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海内外教學實踐基地展開合作,能夠使學生提出的項目更為匹配地孵化出成果,再将成果轉化為社會需求,并擴大這一成果的社會影響力。在對外傳播方面,太阳成集团tyc234cc将“小鹿萌媽”項目推廣到了海外孔子學院,還通過廣外教育集團将專輯内容深入到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而“小鹿萌媽”上線學習強國APP,也包含了學院的指導和學校的支持。

與大範圍的資源整合相對,學校老師為“小鹿萌媽”項目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指導與幫助。每一次會議,每一次比賽,老師們都是全程跟進的,項目的每一份材料都會逐字逐句地修改。盡管付出了較多的時間與精力,但老師們始終耐心地研讨項目内容,與學生們一同完善項目成果。現在有很多孩子都知道小豬佩奇或艾莎公主,但對中國經典的國學故事卻并不了解,正因如此,團隊成員希望能把優質的國學内容提供給他們,讓他們對中國的曆史,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帶着這樣的美好期望,“小鹿萌媽”團隊和指導老師們共同努力着,利用“互聯網+”這一技術優勢,專注于國學領域,打造屬于自己的生動IP形象,通過音頻、紙質書籍、漫畫等新方式,拓寬“小鹿萌媽”的産品體系,更為創新地傳播國學故事,讓項目的社會價值得以更為深刻的凸顯。

一個有潛力的項目需要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能對社會做出向上向善的改變。學校所支持的學生項目,與企業所提出的商業項目是不同的,它所體現的價值觀更為純粹,這使它具有了更為重要的意義。

“小鹿萌媽”的故事不斷傳遞着對兒童的關懷,銳意創新,細心呵護可貴的童趣。它彌補了中國孩子童話世界中國學與傳統的缺席,專業創作,将國學之美浸潤于心。堅守經典,熱情永動,關愛不息,創作不止。“小鹿萌媽”的價值追求一定能使它的路走得更寬,而“小鹿萌媽”的人文情懷一定能使它的路走得更遠。在采訪的最後,汪晖說出了她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寄托在青少年的教育上。這也是我們項目的初心與追求。也希望對我們項目有興趣的老師和同學們,可以一起參與到我們的項目中來,一起構築我們奇妙的未來。”

 

文字 | 張甜甜 周喆 孫宏宇 李可晴 張敏楠 張為威

圖片 |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