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 學生管理 > 學工動态 > 正文 學工動态

螢火青年,閃亮發光——太阳成集团tyc234cc語保志願者邵美影獲得“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獎” 先進個人

發布時間 : 2020-04-01 點擊量:

編者按:

“語言保護的主體也應當是社會大衆,而其中的青少年是關鍵人群。”

 

——曹志耘《跨越鴻溝——尋找語保最有效的方式》

 

日前,太阳成集团tyc234cc語保志願者工作站邵美影獲得教育部“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獎” 先進個人獎。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評比達标表彰活動管理辦法》規定,本次共評選出“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獎”120個,其中包括“先進集體獎”20個,“先進個人獎”100人。此獎項由教育部首次在全國範圍内進行評選,旨在表彰為“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項目的實施和取得成效作出重要貢獻的集體和個人。

邵美影因何作為唯一的本科在校生獲得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獎先進個人稱号?她背後的語保志願者工作站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如何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開展具體工作?取得過哪些成績?未來可以怎麼拓展工作?帶着這些問題,記者特地對邵美影進行了獨家專訪。

邵美影獲得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語保志願者證書

 

人物簡介:邵美影,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大四本科生, 2017年加入太阳成集团tyc234cc和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共建的語保志願者工作站,後成為工作站骨幹,先後多次策劃與語言保護主題相關的全國比賽、校内外活動、學術講座以及工作站内部培訓,負責運營“語保志願者”公衆号,并聯絡全國各地語保志願者組織。

 

記者:恭喜學姐!請問獲得教育部評選的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獎先進個人,你有什麼感受?

邵美影:很意外,也很開心,作為一個在讀本科生,能和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榮列一個榜單,有點受寵若驚,也很自豪。其實,我可能是代表大學生志願者這個群體,替所有為語保貢獻過力量的年輕人獲了獎。就拿咱們語保志願者工作站來說,跟我一起行動的小夥伴很多。

 

記者:一開始是什麼原因讓你成為了一名語保志願者呢?

邵美影:我覺得方言非常有趣,也很親切。比如每次聽到“食晏”,就會想起,在家鄉,夕陽西下時,老人們在村口叫孩子們吃飯的情景,心裡會有一股暖流流過,很神奇。2017年,正好看到語保志願者工作站招募通知,就加入了進來。

 

記者:可以介紹一下語保志願者工作站嗎?

IMG_2545

語保志願者工作站揭牌儀式

 

邵美影:工作站全名是“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語保志願者工作站”,于2017年3月25日在廣州成立,由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和太阳成集团tyc234cc共建,服務于“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建設,主要工作是面向全國高校和其他社會各界開展各種志願者活動和比賽,喚起社會大衆的方言文化自信,發動社會大衆用不同手段記錄、保存、展示當前方言文化實态,從而達到語言資源保護和文化多樣性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語保志願者工作站實踐周活動

 

記者:進入工作站後,你都做了些什麼呢?

邵美影:比如舉辦校内外的比賽,招募面向全國高校的“代言人”團隊并負責與各團隊溝通,使其更好地配合完成語保志願者工作站在本校、本地區進行的比賽、活動宣傳、活動組織等任務,評估各“代言人”方言保護工作成果,開展實踐周活動,舉辦方言文化的專題講座,對工作站的志願者進行采訪、視頻制作、推文寫作的培訓,運營“語保志願者”公衆号等等。

語保志願者工作站内部培訓

 

記者:有什麼難忘的事情嗎?

邵美影:有很多第一次嘗試,完全沒想到,原來我們還可以做這麼多事情。第一次籌備實踐周講座,當時邀請的是林倫倫教授、嚴修鴻教授等知名學者,我當時第一次擔任社團骨幹,沒有經驗,具體的工作繁瑣,要考慮很多細節,後來在小夥伴們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任務。我平時還負責跟全國不同高校的語保志願者團隊協調、合作,跟他們交換心得、經驗。感覺最溫馨的是,2018年,我們收到各個團隊用不同方言拍攝的新春祝福視頻和方言保護工作總結。雖然跟他們未曾謀面,但語保工作讓全國各地的語保志願者凝結在一起,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記者:在語言保護工作中遇到過困難嗎?

邵美影:一開始最大的困難是個人技能問題。我在工作站第一個任務是編輯推文,那時不太熟悉推文編輯的流程。還好,工作站為我們安排了推文寫作、視頻拍攝剪輯等的培訓會,所以很快就get到了相關技能。成為骨幹後,最大的困難是,我們做的一些事情,沒有先例,解決方案需要和工作站的老師、同學一起慢慢摸索。比如語保志願者“高校代言人”招募,招募什麼樣的人?怎麼招募?用怎麼吸引大家參與?我們如何跨地區合作?所有問題、不确定都需要在實踐中找答案。最後我們成功召集到全國高校20個團隊,一起做了很多事情。也有一些糗事,工作站的公衆号是“語保志願者”,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的公衆号是“語寶”,一開始我“保”“寶”傻傻分不清楚,把工作站的名稱打錯幾次,被提醒幾次才改過來,後來我也會跟新成員們強調這個問題。

 

記者:大學生具體可以怎樣為語保工作做貢獻呢?

邵美影:這幾年我們工作站摸索了一些方式,可供大家參考:

第一,加入大學成立的語言文化保護組織。我們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語保志願者工作站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啦。我們會定期開展一些主題講座、實踐周活動,或者帶大家走出校園,參與學術交流與社會活動,開展語言文化調研。

我校師生共同開展語言保護工作

 

第二,參加線上、線下的語言保護活動。比如我們太阳成集团tyc234cc去年的中國文化節,以“五湖四海,方音不改”為主題,通過攤宣、表演、圖文音像等方式向大家展示方言傳統文化的現代内涵,号召社會各界關注方言文化,重視方言保護。一些高校有專門的方言協會或者課程教授方言。每次實踐周工作站都會開展方言文化主題的講座。“語寶”“語保志願者”“鄉音”等平台也經常發布線上語言保護活動,比如:語保志願者推文創作大賽、“足榮杯”語保微電影大賽、“我與方言的故事”方言征文大賽、“記錄家鄉最美瞬間”攝影比賽等等。

我院舉辦的中國文化節語保志願者工作站展攤

 

第三,創作語言文化作品。撰寫推文是門檻最低的,其他高校團隊的語保志願者還嘗試過用方言制作語音、視頻節目,發布在B站、喜馬拉雅聽等平台。這裡順便打個廣告,歡迎大家寫一寫自己跟方言的故事,給我們的“語保志願者”公衆号投稿哦。

語保志願者工作站推文

 

第四,申報與語言文化相關的項目。工作站的小夥伴這兩年在這個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績,先後獲得過2017年省級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手機漢語學習APP的評估與優化——以‘全球說’為例”、2017年“挑戰杯·創青春”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大學生創業大賽銅獎“針對留學生的廣州本土文化遊項目”、2019年省級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針對外國人的廣府方言文化明信片設計項目”。

語保志願者工作站成員申報學術、創業類項目獲獎

 

第五,走出校園,參與學術交流與社會活動。比如工作站舉辦過“響應”計劃方言文化影視典藏志願者行動專題研讨,還設立獎項,贊助優秀的志願者、代言人團隊參加足榮村方言電影節和相關學術會議。

語保志願者高校代言人獲工作站資助與曹志耘教授、王莉甯研究員等語言學專家前往足榮村方言電影節

 

記者:可以談談在語言保護工作過程中結識到的老師、朋友們嗎?

邵美影:最先接觸到語保志願者工作站是緣于楊慧君老師,她帶領我們舉辦和參與各種方言文化比賽、活動。楊老師是一位嚴師,面對繁多事務會給出具體指導,從她身上我學習到了細緻認真的工作态度和爽快包容的待人處事之道。劉瑞茵與錢淞師姐,帶着我熟悉工作站的各種事務。跟我同期入站的同學、一起管理工作站的楊麗婷同學還有站裡的小朋友們,都給我特别多鼓舞,在具體工作中我們曾遇到過很多困難,但最後在共同努力下順利過關,跨越很多不可能,成就了更好的我們。平時和團隊裡的同學們一起完成任務,然後開心地約飯,是最充實和快樂的時刻!!我也見證了許多新成員的成長,也很高興能夠看到他們選擇留任,成為工作站的骨幹。這樣的“薪火相傳”,使語言保護的隊伍不斷壯大。工作站在廣外培養過不同院系近一百名語保志願者,現任成員三十多位,我們同時也跟其他高校的團隊保持密切聯系,經常相互交流語保經驗。在舉辦各種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也認識了很多方言學界的知名學者,比如嚴修鴻教授、林倫倫教授,他們對我們年輕人的語保工作給予了實際支持。太阳成集团tyc234cc也非常關注我們的工作,工作站成立得益于陳彥輝院長等領導的支持,在工作站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學院的周東蘭書記、王迪書記以及中文團學楊韬老師等都給予了實際的幫助。去年的中國文化節,學院還特地給工作站設立攤位,平時還為我們做了不少宣傳工作。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則從資金、學術和社會資源、管理等方面給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北京語言大學的王莉甯老師、袁胤婷老師給了我們不少具體的指導。

 

記者:在語保工作中,你有什麼具體收獲嗎?

邵美影:一開始我雖然對方言感興趣,但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後來發現可以參與的形式很多,小到說出一句方言諺語、唱一首方言歌謠,大到舉辦一場關于方言文化的微電影大賽。保護方言,不光指保護語言,還有其背後的文化,保護方言的形式應該多樣化。比如粵語中的“行花街”,又稱“遊花市”,我們不光應該知道怎麼說,還可以去了解“花市”的來曆,一般在什麼時候舉行,各種花背後的寓意以及人們所寄托的新年希望,了解相關的民俗,在新年來臨之際去感受一下“花市”的熱鬧,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體驗。

這兩年不僅讓我增長了跟方言文化相關的知識,也掌握了文案編輯、策劃、采訪等各種技能,還結識了很多為保護方言做出努力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我現在會在生活中處處留心,聽不同方言地區的朋友講方言,到不同的方言區旅行,感受方言以及其背後的文化特質。我覺得保護方言就是一次深度的全國旅行,我在其中收獲很多。

 

成為語保志願者的兩年多時間,邵美影從一名新人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骨幹,她參與許多大小活動、比賽,為語言保護貢獻自己的光熱,如今獲得珍貴的榮譽。在全國各地,還有許多像她一樣的年輕人,帶着對語言文化的熱誠,為“留下鄉音,記住鄉愁”做出了貢獻。希望在邵美影等人的感召下,有更多人加入語保志願者的隊伍,為語保事業注入新生力量,一起跨越鴻溝,讓語言文化在使用中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