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20号周五晚,著名青年劇作家、影視編劇康丁在我校圖書館負一層報告廳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講座。講座上,康丁對影視和戲劇劇本創作進行了深入的講解和剖析,通過職業化與商業化的對比闡明影視和戲劇文學的現狀。
康丁老師揭示劇本創作的“秘密”
一開場,康丁就抛出“文學究竟有什麼用”的問題,對“如何防止人類毀滅”以及“進行心理治愈”作出回答。康丁聯想到自己的大學生活,看書是他的一大樂趣,有一回甚至拿了七個同學的借書證,一次性從圖書館借了49本書放在床邊進行“供奉”。康丁認為,我們大學四年如果過得過度安逸,那麼進入社會時将會加倍受挫。
商業環境是文學家們“言不由衷”的無奈原因,康丁說到,文學作品與影視作品最大的區别是文學作品的畫面呈現在讀者的大腦,作者隻能通過文字诠釋作品。而影視作品則在觀衆眼前呈現,視覺沖擊力強但有些演員卻難以理解劇本真正需要表現的内容,節奏、停頓等與原劇本設置大相徑庭。文學劇本創作在商業環境下需考慮觀衆的接受度,這就造成了如今喜劇降級等一系列不良現象,即重心更多地放在如何吸引觀衆目光上而不是去诠釋深刻的社會現象。
康丁認為,“文學人士不是靈魂的工程師,是魔鬼的使徒。”因為文學創作者是用信仰傳遞内心的想法,制造極度精緻的幻想。“色情與暴力是人性兩大弱點,人性本惡,而文學可以帶給人們真善美,淨化人們的心靈。”康丁說,目前美劇、英劇遙遙領先我國,主要體現在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以近期上映的反映西方英雄主義的美國隊長3為例,其背後折射出的是對制度管理與個體自我約束之間的反思,這從根本上區别于我國注重娛樂消遣而淡化教育意義的網絡文學與IP劇,人們更能記住的應該是警句而不是笑話。我國文學出版業審查制度的完善,也是編劇們的懇切期求。
康丁在觀衆提問環節旁征博引,出口成章,耐心細緻地對觀衆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講解。在電視劇為什麼不能完整還原曆史的問題上,康丁認為,高制作成本和人才的缺乏是一方面原因,還有曆史學家的權威意見與戲劇加工的沖突、嚴格的審查制度等其他原因。對職業劇是中國内地電視劇領域的一座寶礦的問題,康丁說對于劇中出現的專業信息,編劇需要實地考察、調研,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的儲備和積累,“藝術的最高境界是節制,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節制”,不能為了收視率就輕易誤導觀衆。
觀衆積極提問
當台下觀衆連連叫好,大呼過瘾時,康丁又獻上了他的“武林秘籍”,運用理論性知識講述劇本創作的方法。他提出好的劇本要突出“五強”——強情節、強情感、強人物、強懸念、強節奏。細節越完美,謊言越真實,幻想就越真實。而所有“優秀”的謊言都必須建立在真實的情感上。寫作者必須明确觀衆是誰、寫給哪個年代、如何用簡單快速的方法打動買單者。康丁随後提出了陌生化與市場定位的概念,指出劇本創作需要商業化與職業化的結合,這也是他認為劇本創作“言不由衷”的原因。
康丁運用理論性知識講述劇本創作的方法
康丁說,“願每個創作者都通過自己獨特的角度看問題。”他引用《一代宗師》中的哲語“老人死守着規矩,新人什麼時候才能出頭”對年輕人提出了善于聆聽,兼收并蓄,保持開放态度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