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兄弟院校辦學經驗,做好漢碩中心的各項事業,11月6日至7日,我院漢碩調研小組赴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範大學三高校調研交流。廣西三高校與我校均為2009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第二批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單位之一,具有相似的辦學曆史。廣西與東南亞國家地理距離近,來往密切。廣西三高校漢碩學生的培養和實踐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了解和借鑒兄弟院校的辦學特色,是此次調研的主要目的。調研由副院長魏慧斌帶隊,漢碩中心導師嚴修鴻教授、王紅梅教授參加。
11月6日上午,調研小組一行來到廣西大學文學院,得到院長李寅生教授的熱情接待。副院長黃南津、肖瑜、李志峰,漢語國際教育中心主任潘立慧等參加了座談。廣西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辦學層次有本科和專業碩士。本科從2008年開始招生,每屆一個班,約40至50人。漢碩每年招生60人左右。學生實踐主要由廣西大學合作的泰國素攀孔子學院安排,一般分散在泰國的大學、中小學、幼兒園上漢語課。本科學生在大三上學期(約十月底)出境赴任,次年2月份返回。漢碩學生在第三學期(約3月份)出境赴任,9月份回國。實習時間為泰國學年中的一學期(4個月),實習人數均為整個班。實習往來交通費用由學生自行負擔。實習期間,泰方提供免費食宿。有些學生納入了漢辦志願者計劃,漢辦和泰方各負擔一半費用,待遇較高。出國之前,學生均學習了4學分的泰語課程,能夠掌握簡單實用的生活泰語。學院建立了境外實踐的QQ群。實習期間,學院教師在QQ群中實時與學生交流,解決各種問題。前後任學生在QQ群中也可以加強交流。出境前,學院聘請交流處領導開設外事講座,學院專業教師培訓教學技巧,逐個進行點評和糾正,針對性很強。廣西大學漢碩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具有明顯的東南亞特色,和泰國開展教學、科研的合作比較密切。
11月6日下午,調研組來到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文學院院長韋樹關教授,副院長黃平文教授,專業負責人何山燕副教授,劉春梅博士等接待了調研組一行。廣西民族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辦學層次也有本科和專業碩士。本科從1999年開設,曆史較早。硬件水平突出,擁有2個專業教室,2個微格教室,1個錄播實驗室,2個語言能力培訓室。漢碩從2009年開始,已招生180人(其中留學生43人,國内生137人),畢業126人。漢碩的師資以文學院為主,整合了全校的力量。大約有25位導師或課程任課教師。學曆高,實踐經驗豐富,很多教師具有東南亞漢語教學經驗。
11月7日下午,調研組來到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樊中元教授,專業負責人韓明教授,劉教授接待了調研組一行。廣西師範大學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14個學術型二級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點。韓明教授詳細介紹了師大推行的全員海外實習制度(即漢碩學生第一年在國内學習課程,第二年全部在國外實習)。韓教授認為有三大好處:提高綜合能力;提高教學能力;提高小語種的能力;通過師大教師的努力開創,學院在國外開辟了數量多、待遇較高的實習基地,能滿足全部漢碩學生的實習需要(包括漢辦志願者項目和校際項目)。幾年來,除了極少數學生因突發情況未能出國外,其餘學生都出國實習了半年至一年,達到了全員海外實習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