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 學生管理 > 學工動态 > 正文 學工動态

當代著名作家薛憶沩莅臨我院講座

發布時間 : 2015-05-06 點擊量:

講座題目:文學與專注  

主講人:薛憶沩(當代著名作家、廣外校友、創意寫作坊導師)  

講座時間:57日(周四)下午15:00-17:00  

講座地點: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圖書館負一層多功能報告廳

講座類别:廣外中文名家講壇暨雲山論道道-人文經典閱讀專題講座  

主辦單位: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務處  

承辦單位: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主講人簡介:  

薛憶沩,當代著名作家,現居蒙特利爾。1988年《作家》雜志刊出中篇小說《睡星》,1989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遺棄》(2012年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 1994年獲得台灣《聯合報》文學獎, 2010年小說《通往天堂的最後那一段路程》入選花城出版社林賢治主編的“中篇小說金庫”,2013年出版 《首戰告捷——“戰争”系列小說》(南方讀書報2013年度“十大中文小說”),《出租車司機——“深圳人”系列小說》(2013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獎)。  

 

内容提要:    

在《南方人物周刊》的訪談中,薛憶沩校友強調“寫作是最艱難的人生冒險。”通過自己三十年“異類”的創作道路上的故事,并且結合自己的作品,薛憶沩總結了自己從一個文學青年成長為引人注目的寫作者的一些關健因素,尤其是肯定專注在一個浮躁和分心的時代的特殊價值。這種個人經驗為今天的年青學子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名家評薛憶沩(摘選)  

       

周國平:“薛憶沩不屬于文學界,他屬于文學。”  

       

 

北京大學哲學家何懷宏:将薛憶沩的探索稱為“尋求永恒的最初一段旅程”。  

       

 

劉再複讀薛憶沩小說後,揮筆寫成《閱讀薛憶沩小說的狂喜》,稱薛憶沩的小說用“金子般的文字”寫成,文章還為薛憶沩的“名”不副“實”鳴不平,稱薛憶沩的寫作有非凡的實力,卻沒有與之相稱的超凡的大名。  

       

 

作家殘雪:“薛憶沩的作品從一開始就是與衆不同地内省的。他的感情真摯、細膩,具有很高的玄想的天分。讀他的書,你會感到,這是一個永遠生活在精神的前沿,對于世俗不屑一顧的真正的作家。”  

       

 

批評家林賢治:“《通往天堂的最後那一段路程》是所見到的中國當代為數極少的最優秀的小說之一。個人認為至少是10年來極少數最好的小說。”  

       

 

 

《中國随筆年選》主編李靜竟:“薛憶沩是低調而出色的小說家……他善于以小說家的敏感,抓住人物命運中脆弱易碎的部分,以之擊中讀者的良知;亦善于在讀解文學作品時,高度精确地捕捉其詩學細節,彰顯其哲學意味。他的文字飽蘸體恤慈悲,散發詩之光芒,對柔軟靈魂的呵護凝視動人不已。”  

 

 

香港哲學家李天命:他稱薛憶沩為“天才”:“他還有英式的幽默感,善于自我嘲諷和貶抑。這在當代中國作家中也非常罕見。”  

       

 

《薛憶沩:中國文學最迷人的異類》(《文化中國》):一位批評家指出薛憶沩是中國文學界最“迷人的異類”。他應該是中國作家中最特立獨行的人物。他習慣于離群索居。他相信卑微是生命的本質。而寫作者是比常人更加卑微,因為他受制于一個更神妙莫測的主人。  

       

 

《薛憶沩:文學的異數》(《南都周刊》):1994年,薛憶沩獲得了台灣《聯合報》文學獎,同屆的還有王小波和他的《黃金時代》。大陸對薛憶沩的“發現”則要推遲到三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