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陳偉坤 謝敏 圖片:陳偉坤 謝敏
我院面向大一學生舉辦的就業指導課在二教217開課。學院邀請到了中國大學生職業發展網指導老師彭敏、趙奇予給大家傳授有關實習以及職業形象的知識。
彭敏播放了一則新聞片段,記者分析道,工作經曆已成為當今應屆畢業生的求職門檻。“一邊是一碗難求,一邊卻是用人荒,”彭敏引出了今天的主題,“學生隻有在實習中獲取工作經驗,才能調整自身定位,更好地适應市場需求。”
盡管錄用實習生對于企業而言有“三難”(培訓難,使用難,留用難),但企業還是非常歡迎實習生的。彭敏拿了其之前認識的一個實習生來做例子。那名實習生跟随公司參加廣交會,在參展期間她每天主動走到門口外面拉客戶到展位,單單她一個人就給公司拉到了十張訂單,帶來1個多億的交易額。“她把整個業務部帶活了,老員工都被她逼着勤奮起來。這就是鲶魚效應。”彭敏還告訴大家,這名實習生就是我校的畢業生。

第三堂就業指導課現場
彭敏說道,大一主要是探索期,學生參與、體驗到工作中,在過程中塑造自己的價值觀;大二大三期間則是準備期,學生應該往專業性的方向發展,注意儲備技能知識。“實習前要做好硬件準備,簡曆要薄,兩頁之内;要露,有閃光點;要透,展示特長。”此外,準備好三分鐘的自我介紹,有一身得體服裝,制作好實習申請函等也是很有必要的。他還提醒學生們留心“騙子公司”。
他告誡學生,實習需要做好心理準備:“薪資期待值不能定太高,大展身手的時機還沒到,剛進入公司不要指手畫腳。”他強調,多做事少說話、有禮貌、不懂的問題及時主動提出,這些都是受歡迎的實習生所共有的特點。

彭敏積極與台下同學交流
趙奇予老師一身幹練的職業裝走上講台,“同學們,大家晚上好!”以底氣十足的開場震懾住全場觀衆,用其自身的姿态完美诠釋了今晚的主題:舉手投足間的職業範。
開場以一個故事作為鋪墊,講述趙老師在一次會議上把一位老總誤認為是小助理,原因是這位老總穿着打扮、行為舉止與其身份不符。這樣“以貌取人”的心理給她帶來了尴尬和窘态,但同時也引人深思。“我們的着裝、言談要面對的是上司、同事以及客戶,所以一點小細節都會影響一個人職業的前途。”趙老師得出這樣的結論。
趙奇予老師重點給同學們講解了職場素養三大軸心(良好的氣質形象、規範的工作行為、得體的商務交往)中的良好的氣質形象的知識。其中氣質形象中又延伸出四個原則:鏡像原則、簡練原則、淨挺原則和正統原則。得體、端莊的着裝可以帶給人自信,我們在職業穿着方面要選擇比較簡單幹練的衣服,給人幹淨利索的感覺。趙老師還給我們支招,在購買職業裝時,含有滌綸面料的服飾會使線條鮮明,給人以筆挺的感覺。同時,切忌穿着過于随性休閑,對于女生而言,緊身衣、超短裙等衣服都難登大雅之堂。随後,趙老師還分别推薦了各種男女生職場着裝。
除了穿着打扮之外,儀容、儀态及語言都是體現個人修養的重要方面。其中,炯炯有神的眼睛、具有親和力的微笑以及落落大方的發音,都是職場的必備法寶。老師還進行現場實操環節,教會同學們如何擁有一雙有靈氣的眼睛、如何真誠地微笑。并且通過默讀“百、煉、成、鋼”四個字來練足說話的底氣。

趙奇予:一個人的形象影響他的職業前途
至此,為期四周的就業指導課圓滿結束。導師們都通過自己的故事和經驗教會同學們如何适應職場,這些就業指導課的确讓大一的同學們獲益良多。原來那看似遙遠的職場,似乎離大家更貼近了。
附:彭敏個人介紹
經華緯業人才商學院專職講師,資深管理培訓顧問,中國大學生職業發展網指導老師。曾擔任國内著名彩電制造企業朝野集團總經理助理,統籌公司行政、人力資源及展會工作,曾多次組織參加廣交會,取得良好成效;曾主導公司多項流程及制度的改革,極大提高了公司工作效率。曾擔任大型家電企業人力資源經理、内部培訓師多年,招聘及培訓人數過萬,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領域工作經驗,對員工的招聘錄用及培訓有着獨到見解。
趙奇予 中國大學生職業發展網指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