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的等待
今天早上咱們西牛隊的同志們8點整就很準時地集合在鎮政府門口了,因為今天我們要去“遊玩”,昨天書記們就跟我們說好要帶我們走“汪洋書記走過的路”,就是碧桂園花塘(樹山)村綠色産業扶貧項目。毫不掩飾地激動着,這麼一個大的項目,對于一個在校的大學生來說,是多麼的令人感到興奮。
第一站,苗圃示範基地
投資50萬元建成25畝苗圃示範基地,發動208戶農戶種植苗木,很難想象那滿山滿地的綠色就是支撐農民的生活來源,邱書記給我們詳細地介紹了這個扶貧項目,任何的一個工程,他們都仔細落實,每一個細節他都能給我們說個明白。印象最深刻的是書記介紹的“三年承諾,三年規劃”,承諾要給農民過上好日子,規劃要建設新農村,脫貧緻富。還有他們特色的扶貧理念“借本你種,賣了還本,賺了歸你,再借再還,勤勞緻富”,因地制宜,按“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花塘(樹山)村發展綠色産業。
第二站,羅屋,熊屋
今天觸動最深的莫過于農民們的熱情了,書記帶我們去參觀羅屋的時候,剛好遇上一家人“入夥”,屋主還請我們14個人到他家裡喝了當地的特産-----擂茶粥,剛看上去的時候還以為是綠豆沙之類的糖水,想不到喝了才品出了那茶葉的清香,加上米沙,确實好吃好喝!很不客氣地喝了擂茶粥後,我們繼續參觀,之後我們看見一農民家門前堆放了很多西瓜,他一看到我們就還不客氣地說:來,來,來,請你們吃西瓜。在書記的帶領下,我們也沒客氣了,吃得有滋有味。民風如此淳樸,不僅是村裡的特色,我心想扶貧項目令村民過上幸福生活和能幹活也分不開吧,看着他們見到書記時的開心樣兒,就知道官與民也是可以很親近的。
第三站,辦公室座談
一天中最有感觸的時候,應該就是這個座談了,辦公室很簡陋,沒有空調,沒有很大的規模,可是桌面上大大小小的文件夾足以感受到他們工作的熱情。邱書記跟我們說了很多的感概,這個扶貧項目不是一帆風順的,自從10年8月底進駐後,他們面對着的不僅是什麼惡劣的環境,更是農民的問題,思想工作永遠是個棘手的問題,聽了兩位有着優越環境卻甘願來做建設的軍人孫科和銷售能手孫文的深刻講話後,很難不被他們所感動吧,就是因為堅持二字,放棄了優越的條件,為的就是農民更好的生活。而我們的邱書記更是放下所有工作,隻是為了堅持這個項目,聽着他說走,朋友也少了,可是知道自己做着一件很自豪的事啊,這樣的一個官兒,能不得民心嗎?
第四站,寺仙
最後一站,書記帶我們參觀了同治年間留下來的小寺,走了一大段小路後,我們終于找到了那個“仙”了,看起來很小的一個碑,可是很虔誠地被供奉着,周邊鐘聲的清澈,上香人們互相祝福的心情,都讓人覺得和諧,那份面朝江面,春暖花開的感覺,很甯靜,這個小村,确實讓人感覺很溫暖。
出遊就此結束了,明天就開始真是工作了。真的不能不說今天獲益良多,不僅是項目的過程結果,更是背後的故事,都在一直感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