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 學生管理 > 學生活動 > 品牌活動 > 正文 品牌活動

“湘動琴瑟,文化盛典”——第四屆中國文化節圓滿舉行

發布時間 : 2014-06-13 點擊量:

文字記者:盧梓淇 陳偉坤 蔡羽羽 肖林銳 謝敏

圖片記者:張子力 張譽文 張潔怡 吳沁妤 紀小荷 何泳琪

本網訊  文華與琴瑟輝映,傳統與現代交融。2014612日下午,二教前主校道,我院第四屆中國文化節之“一湘情緣”盛大開幕。走過了4個年頭的中國文化節是我院“鳳鳴雲山”系列品牌活動之一,與往年相比,這屆文化節所涵蓋的文化類别更加豐富,更多的師生參與到這場盛典中來。

顧也力緻辭

今天是屬于潇湘的舞台

本屆文化節的開幕式簡短卻不失莊重。由我院舞隊帶來開場舞《風之舞》,舞者身着苗族女子傳統服飾,輕靈躍動,銀器首飾發出清脆的響聲,盡展湖南民俗特色。詩歌朗誦《湘夫人》,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真摯感情,通過黃新元同學之口徐徐流出,遠古的愛情故事打動了在場的師生。随後,校模特隊隊員們穿上旗袍、苗族服裝、長衫、漢服,一颦一足中展現中國古典之美。而鄧安琪、趙貝芝同學古筝合奏《浏陽河》,則是用音樂來訴說水靈的故事。

開幕式表演精彩紛呈

我院本次文化節邀請了衆多嘉賓共賞這一文化盛典。其中包括來自廣州市越秀區文聯以及越秀區書法協會的李永祥先生、謝衛國先生、陳偉娟先生、李文輝先生、鄧國生先生和程少明先生等一行人。除此之外,我校副校長顧也力、校團委書記謝秀蘭、教務處副處長尚敏銳,我院院長劉小平、黨委書記李和民、副書記李江、中國文化系主任王焱等也出席了本次開幕儀式。

李和民代表太阳成集团tyc234cc接受贈書

顧也力副校長緻開幕詞時表示,中國文化節活動極具深度,作為太阳成集团tyc234cc“鳳鳴雲山”系列活動之一,它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增進了師生的文化認同感,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化風情街:一湘風雲,湘情濃濃  

本次文化節以潇湘文化為主題,在二教前的主校道形成了具有湖南文化特色的風情街,其分為風味、美景、曆史、名人、民俗和藝術六個展區。同學們可在各個展區的不同攤位觀賞節目,參與遊戲互動,通過這些生動有趣的方式加深對湖南文化的了解。

劉小平、李和民品嘗湖南美食

潇湘美景展區各個攤位向大家展示了湖南省包括鳳凰古城、張家界、南嶽衡山、洞庭湖等地的潇湘美景,讓人身臨其中,如癡如醉。除了美景,湖南給人的一大印象就是“辣”,就連路過的美國外教也對此表示十分認同。在“潇湘風味”的攤位上,各式各樣的潇湘特色美食更是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視線一轉,我們來到了“曆史名人”攤位。俗話有雲:“看千古江山,數風流人物。”究竟是怎樣的曆史和風流人物吸引着衆多同學圍在這些攤位呢?記者擠入人群中後,一下子被一排整齊挂着的酒瓶吸引,原來這是文秘1302班的“楚湘風騷”主題攤位制作的别出心裁的“酒瓶編鐘”,同學通過敲打這些編鐘猜出相應的歌曲,現代與傳統的結合表現得恰到好處。而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劉小平也在文秘1202班的“天籁湘音”主題攤位和大家一起玩猜猜名人的遊戲,攤主更笑說幾乎所有來玩的外國人都隻能猜出毛澤東。

藝術無國界

談及潇湘,最少不了的是苗族服飾。而現場一名學生身着多色花紋苗族服飾,手拿紅色小盆,頗像苗族人的裝扮吸引了不少路過的同學駐足,參與遊戲,并拍照合影。同時,“苗族情人節”攤位前圖文并茂介紹苗族婚俗習慣的紅色展闆也讓人眼前一亮。“潇鼓湘情”主題攤位為同學們設計了湖南少數民族的服飾與族名配對遊戲,成功完成的可獲得一小杯油茶。油茶裡有芝麻,油而不膩,香得醉人,讓人不自覺地流連于此。

李詠祥即席揮毫

曲終人難散,傾聽衆人心聲

下午五點半,中國文化節在落日餘晖中順利落下帷幕。而現場依舊有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對中文六二團學的每一個成員來說,這是他們舉辦的最後一個大型活動了。從最初的确定主題到今天的完美落幕,曆時将近半年,背後的汗水與付出可想而知。即将卸任的學生會主席李小葉對六二團學的表現大加贊賞:“文化節的涉及面很廣,大一到大三每個班都會參加,團學在整個過程中的工作量非常大。但大家都很盡責,常常提出很多新點子。”團委副書記吳盈也感言:“從策劃帶舞台設計都親力親為,細節方面反複斟酌,要主動跟老師溝通,雖然這一屆文化節困難特别多,但讓我覺得我成長了,中文團學也成長了。”

現場氣氛熱鬧

面對一屆文化節的即将落幕,每個人都有說不出的情感。

 “同學們的攤位各有各特色。大家都用當下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表現湖南的特色,我都很喜歡。”身為湖南人的團委書記曾超文這樣告訴記者。

廣州市越秀區文聯主席李詠祥現場揮毫,在幾位理事協助下畫了一幅鳳鳴雲山圖。“我在網上一直有關注這個活動。”他在完成作品後談道。他稱贊了我院幾屆活動以不同的省份的文化作為主題很有意思,衆書法家畫家現場揮毫進行文化展示的形式非常好。“但是攤位有些少,用什麼手法去展現傳統文化,讓更多年輕人(大學生)喜歡,還要繼續探讨,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又表達了對文化節的感受。最後,他笑着說道,讓更多的中國學生和留學生一起參與到活動中來,會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有更大的作用。

嘉賓與領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