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專業簡介
文藝學學科是中國語言文學下面的二級學科之一。該學科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開始招,現有有文藝理論與批評、古代文論、西方文論、現當代文藝思潮、文化傳承與創新、戲劇影視藝術、文化創意、詞學理論與批評等研究方向。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專業現已招收碩士研究生5屆,共招收碩士研究生31人。
一、培養目标
該專業旨在培養培養具有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同時又具有堅實的文藝學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文學藝術的創造、鑒賞、批評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規律,了解文化研究的發展趨勢,并有開闊的視野,較強的社會适應能力,能勝任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文化管理和文化産業部門、新聞出版單位工作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1.文藝理論與批評
2.古代文論
3.西方文論
4.現當代文藝思潮
5.文化傳承與創新
6.戲劇影視藝術
7.文化創意
8.詞學理論與批評比較詩學
三、學習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必讀文獻:
1.範文瀾:《文心雕龍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1978年/另收《範文瀾全集》第4、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3.宇文所安:《中國文論》,王柏華等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
4.韋勒克、沃倫:《文學理論》,劉象愚等譯,三聯書店,1984年/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5.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下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一卷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
6.伊格爾頓:《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伍曉明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7.艾布拉姆斯:《鏡與燈》,郦稚牛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989年
8.趙毅衡編:《“新批評”文集》,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9.華萊士:《當代叙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10.羅鋼等編:《文化研究讀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五、課程設置和學分要求
必須修滿34個學分,其中學位公共課程7學分,學位必修課程與學位選修課程24學分,教學和科研訓練2分,前沿講座1分。
類别
|
課程編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
|
開課學期
|
考核方式
|
必修或選修
|
适用
範圍
|
學位
公共課程
|
|
政治
|
3
|
54
|
1
|
考試
|
必修
|
所有
方向
|
|
基礎外語(上)
|
2
|
36
|
1
|
考試
|
必修
|
|
基礎外語(下)
|
2
|
36
|
2
|
考試
|
必修
|
學位
必修課程
|
|
文藝學專題
|
2
|
36
|
1
|
考查
|
必修
|
所有
方向
|
|
中國古代文論
|
2
|
36
|
1
|
考查
|
必修
|
|
西方文論
|
2
|
36
|
2
|
考查
|
必修
|
|
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
|
2
|
36
|
2
|
考查
|
必修
|
|
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
|
2
|
36
|
3
|
考查
|
必修
|
|
文學批評方法論
|
2
|
36
|
3
|
考查
|
必修
|
學位
選修課程
|
|
當代文論
|
2
|
36
|
1
|
考查
|
選修
|
所有
方向
|
|
西方現代派文學
|
2
|
36
|
1
|
考查
|
選修
|
|
中國小說理論
|
2
|
36
|
1
|
考查
|
選修
|
|
當代文學前沿問題
|
2
|
36
|
2
|
考查
|
選修
|
學位
選修課程
|
|
叙事理論研究
|
2
|
36
|
2
|
考查
|
選修
|
|
|
影視文化學
|
2
|
36
|
2
|
考查
|
選修
|
|
中國文化概論
|
2
|
36
|
2
|
考查
|
選修
|
|
|
中國詩學
|
2
|
36
|
3
|
考查
|
選修
|
|
文化創意與實踐
|
2
|
36
|
3
|
考查
|
選修
|
|
比較詩學
|
2
|
36
|
3
|
考查
|
選修
|
|
美學專題
|
2
|
36
|
3
|
考查
|
選修
|
|
文心雕龍研究專題
|
2
|
36
|
3
|
考查
|
選修
|
教學實踐和科學訓練
|
|
主持學術沙龍不少于1次,至少撰寫專業文獻綜述1篇,教學實習2-4節
|
2
|
|
|
|
|
所有
方向
|
前沿講座
|
|
聽取學術報告不少于10次
|
1
|
|
|
|
|
所有
方向
|
六、培養環節
1.綜合考核。綜合考核是在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以後,以研究生培養計劃為依據,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現,基礎理論、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進行的一次綜合考核。研究生綜合考核工作一般在第二學期末完成。考核合格者繼續論文工作;對于學習成績特别優秀、科研能力突出者給予獎勵;不合格者按照學籍管理條例辦理。
2.論文開題。碩士研究生至遲在第三學期末确定學位論文題目并通過論文開題報告論證,寫出論文工作計劃。各學科組可根據研究生的實際情況,确定論文開題的具體時間,如果條件成熟,也可在課程學習結束之前進行。
在開題之前,碩士研究生必須閱讀完規定的著作和專業文獻,并通過考試。考試未獲得通過者必須延遲論文開題。
3.論文工作檢查。碩士研究生用于學位論文的工作時間一般不少于一年,在撰寫過程中導師組要根據碩士生論文開題情況,檢查論文寫作計劃的進展和完成情況,并針對論文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加強指導,以保證碩士學位論文工作的順利進行。
4.科研、學術活動。為拓寬研究生的學術視野,促進研究生關注和了解學科前沿的發展,各學科專業要為碩士研究生舉辦高水平的學術報告、開展學科前沿講座、開設文獻閱讀課等。要求每名碩士生聽取學術報告不少于10次,公開做學術報告不少于1次,至少撰寫專業文獻綜述1篇。達到此要求方可獲得相應學分。
5.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包括教學實踐、科研實踐、社會實踐與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各學科專業可根據本學科特點确定實踐活動的形式。實踐活動結束,指導教師給予相關評價,評價合格後方可獲得相應學分。
6.論文答辯、學位授予按照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七、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采取導師負責與導師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對研究生綜合考核、論文開題報告、論文工作檢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環節,應由導師組集體讨論。導師要因材施教,教書育人,嚴格要求,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狀況、學習和科研狀況,并及時予以指導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