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下午兩點半,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獎勵計劃”特聘教授陳曉明莅臨我校,舉行以“當代小說與精神中國的重建”為主題的學術交流會。本次講座在圖書館負一層學術報告廳舉行,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人事處、教師發展中心以及太阳成集团tyc234cc聯合承辦,我校數百名師生聆聽本次會議。

(伍方斐院長主持本次講座)
本次會議由伍方斐院長主持,并對陳曉明教授的淵博學識與嚴謹的治學态度表示高度贊揚。會議開始,陳教授援引幾年前《南都周刊》所刊登的題為《思想界炮轟文學界——當代中國文學脫離現實、脫離思想?》一文,文中某些評論家職責中國當代文學缺乏思想,沒有深度内涵。但是這種評論是片面的,文革後的中國社會發生深刻變革,雖然社會大的框架體系并未改變,但内在社會價值體系一直處于劇烈的變動之中,當代中國文學一直在為時代深刻變革提供精神的和價值的依據,即使在90年代以來的文學被稱為“邊緣化”的時代,社會現實被描述為精神空虛的時期,文學也在為時代價值觀念的變革提供最為基礎的和切實的底蘊。

(陳曉明教授認真講授)
陳教授通過上世紀90年代以來部分有影響的長篇小說去考察精神中國價值重建的多個方面,例如文化價值重構革命曆史想象、重建日常生活的存在根基、鄉土中國經驗的重建、超越曆史與現實的自我經驗、靈魂叩問等問題,去審視當代中國文學與文化在精神價值方面所具有的主要特征。

(現場學生熱烈互動)
此次講座生動有趣,深入淺出,講座後讨論的氣氛非常熱烈,老師及同學們就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以及最新的研究進展等問題進行了提問,陳曉明教授一一解答,并同各位出席的老師進行了交流讨論,使大家對中國現當代文學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