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正文 學術交流

整合優勢資源 建構研究平台——學院成立“當代中國文化研究與翻譯傳播中心”

發布時間 : 2015-12-09 點擊量:

11月17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組織相關教師專題讨論關于籌建新研究中心的相關事宜,與會老師就研究中心成立的初衷、名稱、架構等事項進行了廣泛的讨論。經會議讨論初定該研究中心名稱為“當代中國文化研究與翻譯傳播中心”。

何明星副院長首先談到籌備成立“當代中國文化研究與翻譯傳播中心”的源起。在畢飛宇作品研讨會上各位專家的發言不僅使我們對當代文學的現狀有了更清晰深入的認識,而且結合我院教師的研究有了一些設想,因此集合大家商議探讨有關問題。

申霞豔教授說,近年來,中國文學文化研究有向内轉型的趨勢。如何處理好世界文學與國族經驗表達間的關系,如何評價、提升古典文學和文化傳統對當代的影響,無論在國家戰略層面或是在學科研究領域,其受重視度都在不斷提升。為此,許多高校為了做深相關研究議題的對接紛紛成立了相關的研究機構或研究中心。廣外太阳成集团tyc234cc也應該、有能力整合現有教學科研力量,在這一領域有所開拓。

伍方斐院長談到,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文學已有重視并向“傳統”回歸的趨勢。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中國後現代主義文學的特點本身就是“本土化回歸”。因此要處理好主流意識形态的建構作用與當代世界文學文化的安全接軌,重點在于“90年代後”作家的研究。結合近期學院召開的雲山講座教授畢飛宇先生作品研讨會,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在“90年代文學”的研究方面的确有一定的優勢。與此同時,當代文學文化戰略地位的提升與入世後中國文化安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總體性戰略緊密相關。基于此,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可能在做好相關研究的同時,借力廣外在翻譯以及對外文化傳播交流方面的優勢,使該中心成為一個有方向能務實的研究和協作平台。

經會議讨論,中心初步定名為“當代中國文化研究與翻譯傳播中心”。中心将整合太阳成集团tyc234cc現有科研力量,以及原有相關研究機構,借力于高級翻譯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内設當代中國文學研究、國家文化戰略與治理研究、翻譯傳播中心三大方向。會議決定由伍方斐院長出任中心主任,申霞豔為中心副主任。

本次研讨會由何明星副院長召集并主持,參加讨論的還有劉小平教授、袁瑾副教授、朱志剛副教授、湯達博士、段莉博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