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 原站欄目 > 科學研究 > 學術講座 > 正文 學術講座

伍方斐老師講座:“現代性”的迷思與當代文學的後現代狀況

發布時間 : 2015-07-08 點擊量:

 

521下午六點半,廣外“人文經典閱讀”通識教育講座第40期暨“雲山論道”(思想家論壇)第64期在廣外北校二教217舉行。本次講座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伍方斐教授主講。這次講座的主題是“現代性的迷思與當代文學的後現代狀況”。東語學院13級和14級參加了此次講座。

伍老師為了便于東語學院的同學們接受,同時也為了與之前同學們參加的講座相銜接,沒有一開始就講高深的理論知識,而是梳理了現代性産生的曆史背景和社會狀況。尤其是結合近代中國的實際情況逐步分析,引出這樣一個看似深奧,實則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文學概念。

接着,伍老師分别從價值層面、經驗層面和文本層面來向我們具體闡釋“現代性是什麼”。在經驗層面上,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特别是技術文明的發展使現代國家實現了現代化,但是這種現代化卻對現代人造成了一種壓迫,因此,現代化從一個“美夢”變成了一個“噩夢”,變成了一個喜憂參半的社會。另一方面,全球化的發展也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比如環境問題,絕非一國一區的問題,而各個國家要解決生态問題,就必須變成一個整體。在這些社會變革的基礎上,西方相應的思想層面也發生了轉折。比如啟蒙主義的興起,倡導理性,提出人類中心論,發展到極端,就會産生希特勒這樣的人物。更不必說現代化所帶來的體制化和官僚化的問題了。這些在價值層面就體現為現代性,而在文本層面,則體現為現代主義。

最後,伍老師還講到“現代性和我們有什麼關系”的問題。他說,中國是一個“被現代”的國家,我們回顧曆史,應該明白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現在又正走到哪裡。

   雖然講座時間不長,但是伍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仍然蘊含着豐富的文化信息,尤其是對當代社會的分析值得我們繼續反思。講座結束後,老師還為我們推薦了一系列的相關書目。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也得台下用功才行。